告别了乍暖还寒的日子,迎来“最美四月天”。连日来,一幅幅“春季生产图”在我市乡间田野里徐徐展开,在泛着泥土香的田间地头,劳动人民迎着春天的脚步,不负春光,挥洒汗水,用智慧和勤劳播种着希望。
“甜蜜农场”助增收
“现在网上订单上升得很快,村里的乡村振兴工作队给我联系了直播团队,帮我网上销售草莓,仅用半天时间就卖出去了100多公斤。”近日,在蒙城县坛城镇张圩村军飞家庭农场,42岁的返乡创业农民孟军飞介绍。
2020年,在外地跑运输生意的孟军飞返乡创业,投资50多万元成立了家庭农场。“冬春季节种草莓,夏秋季节种西瓜、甜瓜,一年四季瓜果不断,是名副其实的‘甜蜜农场’!”张圩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李兴凯介绍说,军飞家庭农场不仅给本村10多名群众提供了灵活就业机会,还带动4户脱贫户长年在家门口就业。
“每天来到这里除除草、摘摘草莓,活不重,还能挣60多块钱,心里很满足。”57岁的脱贫户陈如美说,自己年龄这么大了,还能找到活干,想想都开心。
不远处的大棚内,10多名游客提着红色的小篮子在采摘草莓。“草莓园紧靠省道,交通便利,春暖花开的季节,带着家人来园子里采摘草莓,别有一番风味。”游客陈女士说,这里的草莓口感和品相都很好,过几天还要过来采摘。
孟军飞说,草莓将在5月份逐步进入尾声,他种植的60亩西瓜、甜瓜已经移栽完毕,6月中旬将接续上市。他打算把家庭农场打造成集采摘、观光为一体的休闲项目示范点。
“孟军飞是个喜欢钻研农业技术的人,他研发的草莓大棚升温设备正在申请国家专利,镇里支持他参加全市乡村产业‘鸿雁’人才计划遴选,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致富。”李兴凯说。(记者 曾莹莹 通讯员 戴树林 王皖君)
羊肚菌抢“鲜”上市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谯城区华佗镇赵飞家庭农场蔬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一株株羊肚菌陆续成熟。基地负责人赵群星正组织村民抓紧采收、分拣,运往市场销售。
“今年,我们种植了17个大棚、占地17亩的羊肚菌,目前都已进入采收期。全部是订单销售,除去成本,效益十分可观。”望着长势喜人的羊肚菌,赵群星高兴地说。
据悉,羊肚菌是羊肚菌属真菌的总称,此类真菌因为头部凹凸不平,形似羊肚而得名,是世界最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羊肚菌味道鲜美,香味独特,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作用,受到消费者青睐。
赵群星介绍,羊肚菌一年种植一次,能采摘两茬。羊肚菌的种植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属“冬播春收”作物,后面还可以再种一茬作物。所以,羊肚菌采摘结束后,合作社将会翻耕轮种蔬菜,实现“一地双创收”模式,提高种植效益,让群众持续就业增收。
“冬春种羊肚菌,夏秋种甜瓜、西红柿等果蔬,在合作社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在家门口既能挣钱,还能照看家里,比外出打工好多了。”家住附近的村民孙明英满意地说。
近年来,华佗镇坚持党建引领,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引导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农场+合作社+农户”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建设羊肚菌繁种培育车间,力争将羊肚菌发展成周边优势产品,打造成当地特色农产品,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记者 李鹏 通讯员 黄涛)
抢抓农时种毛豆
村民正在种植毛豆。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眼下正是种植早熟毛豆的好时机,生长周期只要90天,不耽误种植秋季农作物。”4月14日,利辛县孙庙乡孙庙社区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昆对社区干部刘春海说道。
据了解,毛豆种植项目是由李昆引进的,采用订单式种植,企业和个人签订农业合同,企业包种子,提供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采收后保底价收购,且价格随行就市,收购价一斤约2元。农户按照农业技术指导员的要求进行田间管理,每亩产量在2500斤左右,纯收入亩均2000元以上。
据李昆介绍,种植毛豆不仅能够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在毛豆的采摘期,每亩人工采摘费约1000元,每年种植两茬,可帮助前来打零工的村民多收入5000元左右。
在帮助本村村民种植订单毛豆时,李昆对周边村的种植户也进行积极宣传。
“毛豆的适应力强,随处都能种植,收成也很可观。”李昆向富民村党支部书记汝成坤宣传该项产业时算了一笔“经济账”,村民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租金有800元,毛豆收获后还可以继续种植秋粮。此外,企业采收毛豆需要大量劳动力,都要从附近请人做工,村民又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增加一份收入。在李昆的宣传带动下,汝成坤利用流转的土地种植了将近100亩毛豆。
李昆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宣传推广毛豆种植,不断增加种植面积,明年种植规模争取扩大至1000亩,让更多的村民种植订单毛豆,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记者 李锦文 通讯员 张海龙 文/图)
“蔬菜村”里春光美
村民正在为西蓝花除草。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在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刚栽植的西蓝花幼苗正在茁壮成长。4月15日,天刚蒙蒙亮,基地内已经是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为新栽植的西蓝花除草、扶苗。
“我种植西蓝花已经第五个年头了。”西蓝花种植大户贺匡强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了400余亩土地种植西蓝花,需要大量村民帮忙干活,带动了不少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我今年60多岁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干活,就当锻炼身体了,还能挣到不少钱,一举两得。”村民陈学华说。
“今年我们基地共种植西蓝花2500余亩,目前已经全部种植完了。”双鹿村党委书记刘娟说,由于2022年西蓝花产量大、销量好、效益高,他们又引进了耐寒、早熟的西蓝花新品种进行种植,生长周期只有65天左右,能够确保提前种植、提前供应市场,抢占市场先机。
近年来,双鹿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坚持“企业+村集体+农户+村集体”发展模式,成就了企业、壮大了村集体、富裕了农民。2022年双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28万余元,较2021年翻一番,村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双鹿村已形成了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完成了从贫困村到产业明星村的逆袭。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壮大产业规模,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 李鹏 通讯员 李士伟 刘国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