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阳光效益 助农增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月22日,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光伏看护员正在尽力地清洗着光伏电板。近年来,孙庙乡发挥村级光伏电站的优势,加大对村级光伏电站的管护,确保光伏电站发电效益不断提升,同时对光伏电站下的空闲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一地多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我每天都要来电站里看看电站运行正不正常,每个星期还要对光伏电板进行清洗,把电板上的灰尘清理掉,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发电。光伏电站如果运行不正常,我就会立即向村委会报告,就会有人来进行维修。”光伏看护员程西敬说道。

“我们要求光伏看护员要认真履职,保证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对光伏电站,要求一名村两委成员专门对其负责,发生重大影响事件,会对该村干部严肃处罚。光伏电站,不仅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涉及到脱贫户和监测户的收入问题。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光伏收益分红和村内公益岗位人员的工资都来自于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益。光伏电站就是我们的小金库。”乡村振兴工作站长李世茹说道。

“我现在村里打扫卫生,一方面自己年龄大了,不能外出务工,另一方面在村里扫扫卫生日常工作也不会太累,还能照顾到家里,并且一个月工资还有700元左右。”村内保洁员邓结花说道。

光伏看护员清洗电板

“平常没事的时候,我就来电站里,管理一下电站内的农作物,除除草,松松土。电站内种植的农作物,每年能为村里增加几万块钱的收入。我干的也起劲。”光伏看护员李子波说道。

“我乡共建设村级光伏电站31座,每年光伏电站收益600余万元,光伏发电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通过光伏电站不但实现了阳光效益,电站内的土地进行二次利用,又多增加了一部分收入,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更加充足。最终,光伏电站收益还会用之于群众,根据脱贫户和监测户的户内情况,发放光伏收益;同时设置公益岗位,帮助在家实现增收。”孙庙乡人大主席李力说道。

作者:周晓琪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