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第2、皖北第1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昨日从市统计局获悉,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比全省平均高5.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皖北六市首位。

三次产业结构更优。规上工业中,制造业同比增长11.1%,增幅比全部工业高1.8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31.4%,增幅比全部高22.1个百分点。制造业的高速增长使我市规上工业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比由2022年的7.4:81.8:10.8调整为8.0:83.1:8.9,制造业占比更高、产业结构更优。

产业发展整体向好。全市18个大类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62.1%,行业发展整体较好。有色金属加工、纺织服装增幅均超1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塑料制品行业增幅也都超50%;金属制品、电子信息、医药、汽车及煤炭开采等对全市工业影响较大的产业均保持了两位数增幅。全市新增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0.5%,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6.7%,其中孚明中药、住方智能、泰富隆再生资源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较大。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高15.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4.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2%,比全部规上工业高29.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8%,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高7.7个百分点,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明显优于全部工业,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经济活力明显提升。全市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长16.1%,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大中型企业分别高6.8和10.8个百分点,为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64.6%;小微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逐步提高至超四成,扭转了我市依靠重点企业支撑工业稳增长的趋势。截至3月底,全市规上民营工业企业704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数的93.2%。一季度全市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7.8%,增幅比全部规上工业高8.5个百分点,为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81.7%,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保持较好的生产态势,表明我市经济保持了较高的活力。

企业发展质量更高。前2个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8%、42.8%,分居全省第1、2位,其中利润总额增幅比全省平均高65.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75.85元,同比减少0.62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12.77元,同比减少1.0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9.2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1.5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为96.3%,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产销率为97%,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记者:张珍  通讯员: 杨武魁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