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许许多多难忘的趣事,钓龙虾便是我童年非常喜欢且乐此不疲的趣事之一。
每年四、五月间,春暖花开,随着如油的春雨一阵阵洒落,房前屋后的河湖池塘,乃至田间野沟都盛满了水。河沟里到处都是红色的、青色的、灰色的龙虾,仿佛一下子凭空冒了出来。清晨,这些龙虾会爬到漂浮的水草上,将头半露在水面上,品尝着鲜美的空气,其他时间则是潜到水底。
龙虾有着一对大钳子,那既是它谋生的工具,也是它防身的武器。它特别善于打洞,无论是河岸池边,还是沟壁田埂,都逃不过它的虾爪,以致稻田里的水经常一夜漏光。所以村民们在插秧后,便经常扛着铁锹,在田间地头巡逻,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堵上田埂的虾洞,防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灌溉到田里的水漏掉。龙虾虽然打洞放水,会给农田带来损失,但它也确是一道地地道道的美味,所以钓龙虾便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做的事了。
钓龙虾是简单易行、无本万利的乐事。放学后或是假期里,折一根长短粗细适宜的树枝做钓竿,用力弯一弯,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稍有弹性最好。再从家里扯上一段1米左右的细线,在田野间捉只土蛤蟆,制作成肉饵,系在树枝一端,然后在池塘边找个阴凉地,静坐着等龙虾上钩。
龙虾特别喜欢吃肉,对肉味很敏感。没一会儿,龙虾便寻着味找到肉饵,不顾一切扑上去,用它那对武威有力的大钳子死死夹住饵肉,大口朵颐起来,边吃还边往后猛拽。这时,原本松垮垮的细线瞬间便绷得笔直。感受到这股拉力,我猛地将钓竿往上提,龙虾便被带离水面拖上岸。这时,它才感到危险来临,松开饵肉,对着我挥舞它那威武的一对大钳子,警告我不要靠近。不过,这时的龙虾只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我轻车熟路地让过它的大钳子,从后面捏住它的背壳,轻轻一丢,它便落入盆里,成了我的战利品。
但也有失手的时候,侥幸逃过一劫的龙虾便学乖了,变得狡猾起来。对于被钓过逃脱的龙虾,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是很难钓起来的。这些龙虾看到饵肉,不会立即夹紧咬死,而是先用爪子夹住饵肉,往后拖几下即松开,反复试探数次,方才放心享用美味。一般初钓者没有经验,在龙虾第一次往后拖拽饵肉时便起钓,即使能够将龙虾拉出水面,它也会很快松开钳子掉落水中。最好的办法便是握紧钓竿,在它试探拖拽时随着它的力道稍松些劲,让它往后拖一点距离,再轻轻地拉回来。如此反复几下,龙虾拉不动,但也不会觉得危险,便只能就地开吃。待它尝到美味后再起钓,这时绝大多数龙虾都不会舍得到嘴的肥肉。当然,也要把握好机会,不能拉扯太久,否则饵肉便会被扯掉或吃尽,那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一般钓上个把钟头,便能收获两三斤龙虾,家里的餐桌上便会多上一道鲜美的菜肴。
也有人喜欢直接将池塘、水沟里的水抽干或舀尽,让龙虾彻底暴露在眼皮子底下,再像捡贝壳一样一个一个地抓。但作为技术流的我,是不屑于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的。
红色的龙虾比较老,虽然看上去个头大些,但尾肉少而干瘪。我最喜欢钓的还是青灰色的龙虾。它们正当壮年,尾肉肥嫩鲜美。加之,那时龙虾都是野生的,较之现在人工养殖的龙虾,更是有种无法比拟的绿色天然的独特鲜味。无论是裹着淀粉油炸,还是加蒜茸红烧、抑或是腌制晒干后清蒸,都是餐桌上绝佳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