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服务产业发展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实现村级“一对一”服务全覆盖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目前我市共有科技特派员1483名,结对帮扶行政村1228个、帮扶农业企业120个,实现了行政村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全覆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覆膜完成了吗?辣椒苗可以移栽了,注意间距。”近日,在谯城区芦庙镇王楼村,科技特派员张骞正在指导村民移栽朝天椒苗。
张骞介绍,芦庙镇是小辣椒种植大镇,全镇7万亩土地种植了3万多亩小辣椒。该镇有自己的朝天椒新品种示范基地,培育了200多个品种,其中单生椒150个、簇生椒50多个。今年3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移栽,科技特派员全程指导村民进行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丰产丰收。
“示范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引培农民专,圆梦在椒田。”这是张骞和科技特派员们编的顺口溜,也是他们一直在做的工作。为了帮助农民增收,该镇创新推出了朝天椒套种模式,由当地的种地大户先行示范推广,让更多“接地气”的“土专家”“田秀才”充实到科技特派员的队伍中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带动农民增收。
韩留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朝天椒、洋葱等农作物,半辈子扎根土地的他,对农业种植有丰富经验。记者在韩留根流转的土地上看到十多名农民正在栽植朝天椒和西瓜。
“两棵朝天椒中间套种一棵西瓜,西瓜成熟比较早,等西瓜收获季过了朝天椒才能结果,地里始终不闲置,收入自然增加了。”韩留根告诉记者,他们还探索开展了小麦套种朝天椒、洋葱套种小麦等套种模式。
在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引领、科技指导下,芦庙镇不断擦亮本地特色产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谯城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张赵玉介绍,除了培养本地科技特派员,该局还定期征集每个村的技术需求,选派专业对口的科技特派员前去指导和培训,科技特派员成了助农增产增收的重要力量。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全市拓宽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持续建强人才队伍,根据“双向选择、按需确认、精准对接”的要求,从多领域选认一批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目前,全市共有科技特派员1483名,较2021年增加1088人,结对帮扶行政村1228个、帮扶农业企业120个,实现了行政村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全覆盖。
科技特派员全力服务产业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我市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围绕稻麦丰产、农机耕种、水产畜禽养殖、特色农业等先进适用技术,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83场参与11526人次。科技特派员领办或参与创办的334家合作社等实体,围绕发展壮大中药材、粮油、家禽、蔬菜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84个(项),建成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137个,帮扶农户539户,培育技术能手或致富带头人116名,促进企业、村集体等经济实体增收21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