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我们的粉丝不含任何添加剂,吃起来非常筋道。”近日,利辛县巩店镇镇南村士同合作社负责人张士同正在网上介绍自家的粉丝特点,网友们纷纷下单购买。
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包装粉丝。张士同告诉记者:“这几天,网上又来了一批订单,我们得加快生产进度,尽快发货。”
据了解,巩店镇位于西淝河南岸,土地肥沃,是红薯的优质生长地。在当地,红薯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既是村民传统的食粮,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产的红薯品质优良,出粉率高。数据显示,该镇常年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占夏种面积的25%到30%,粉丝年产量在150万吨以上,成为该镇一张“名片”。
张士同介绍,他是镇南村土生土长的村民,打小就爱吃自家手工生产的粉丝,除了自家吃,他家还将粉丝卖给外地,“由于家庭式作坊产量少,在市场上难以形成规模。为了把小产业做成大文章,2020年,我们联合成立了红薯粉丝加工合作社,建了冷库设施,四季都能生产,同时与网上商家合作,进一步拓展销路。我们还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将粉丝做成小包装、礼品装等,打进超市和土特产店,扩大了市场销售范围。”
2021年,士同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不断增加粉丝销售量,社员收入进一步提高,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2022年,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500多户,覆盖周边十余个村庄,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我去年加入合作社,当年就挣了2万多元,加上粉面等其他收入,一年赚了3万多元,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社员张万和高兴地说。
“巩店镇加工红薯粉丝已有上百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粉丝之乡’。近年来,我镇将粉丝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不断提升粉丝品质,拓展市场,加大品牌宣传,提高巩店粉丝的知名度,形成了生产基地、加工产业链。”该镇科技特派员王付民说,“触网以来,我们生产的粉丝已成为‘网红’食品,有了稳定的订单需求,种植红薯的农户越来越多。”
小粉丝已经成为巩店镇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增收致富。“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产品深加工,通过产业化、特色化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调动群众发展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巩店镇镇长任啦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