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今夏用电将迎“尖峰时刻” 最大负荷同比或增12.5%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去年多年未见的高温天气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电网负荷六次创新高。今年夏天的用电形势如何?民生用电将如何保障?如何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呢?记者采访了国网亳州供电公司。

智能机器人正在巡视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

最大负荷将达303万千瓦

“根据预测,今年夏天电网最大负荷将达303万千瓦,同比增长12.5%。”5月22日下午,国网亳州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负责人孙高峰说。

孙高峰介绍,2022年,我市遭多年未有的持续高温天气,电网负荷居高不下,最大负荷六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达269.4万千瓦,同比增长17%,日用电量474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4.2%。

“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后,我市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全市用电量将持续增加。”孙高峰告诉记者,同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空调等家用电器安装使用量不断增多,将进一步增加用电量。

重点工程增强供电能力

5月20日,500千伏墨泉变电站正式投运,亳州境内又添一座500千伏变电站。

“墨泉变电站投运后,将增加约200万千瓦的供电能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可靠性,同时解决亳州地区新能源发电并网送出问题,有效保证新能源电力消纳。”该公司建设部负责人刘登金介绍。

该公司落实迎峰度夏安全供电基建类工程措施,在迎峰度夏前将完成5项220千伏和3项110千伏及以下工程,进一步增强电网供电能力。

检修电力设备。

“智能科技”助力迎峰度夏

该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国伟辉介绍,迎峰度夏前,他们利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红外测温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电网设备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全面摸排设备运行状况。

“通过向智能机器人下发巡查指令,可以远程了解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过热、油位低、压力低等问题,我们将及时前往变电站进行维修。”国网亳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班副班长高畅说,迎峰度夏期间,智能机器人将按照周期计划,每隔一到两天自行巡视变电站并生成巡视报告。运维人员通过查看报告,及时了解变电站设备情况。

高畅表示,通过推广使用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手段,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作业强度,提高了巡视精确度,推进电网精益化运维工作。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安排624人次开展设备巡检,完成全部输变电设备的第一轮红外测温和带电检测工作,共完成2463处树障清理,对216条输电线路开展了无人机巡视工作,完成76座变电站设备专业巡视,发现并消除设备缺陷隐患24处,有力保证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

目前,国网亳州供电公司正在采购电力抢修材料备品备件,对所有发电车及发电机进行全面保养,同时成立了270人的应急抢修队伍,建立由专业负责人带队的三级应急抢修梯队,安排应急发电车6辆、抢修值班车辆18辆,各类工程抢修车辆56辆,24小时待命处置电力故障,实施24小时不间断抢修服务。

“负荷管家”保障民生用电

每年夏季,电力企业都要迎战一年中电力负荷的最高峰,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如何才能确保顺利“过峰”呢?“近日,亳州市负荷管理中心成立,办公地点设在我们公司,为迎战电力高峰奠定了坚实基础。”国网亳州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周东说。

负荷管理中心是做什么的呢?周东介绍,负荷管理中心的职责就是在迎峰度夏期间优化负荷,确保实现调控任务。

为确保调控任务落实到位,我市将按照“安全可靠、自愿参与、公平公正”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广泛发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需求响应,主动削减尖峰负荷,并给予需求响应电价补偿,保障非严重缺电情况下的电力供需平衡,最大程度减轻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市458户工商业负荷、431户空调负荷资源摸排,分区分级分类建档,预计可参与用户1597户,最大可控负荷42.09万千瓦。”国网亳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迎峰度夏期间将全力以赴保障民生用电,让市民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天。(由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