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付款少个“0” 急寻卖家“补差价”

经多方努力已寻到卖家,补齐4689元货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补齐药材款后,佟玉臣(右)很开心。

亳州新闻网讯 6月2日,谯城区谯东镇村民佟玉臣在购买药材时,应向一个叫“老屈来也”的微信号付款5210元,因不小心少输一个“0”,结果少付了4689元,急寻卖家想补齐药材款。6月8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佟玉臣终于与“老屈来也”见面了,并补齐了余款。

6月2日凌晨5点多,佟玉臣来到谯城区五马镇药材交易市场购买药材,经过一番挑选问价,她看中了两包牡丹皮,总重94.8公斤,每公斤55元,共计5214元,取整为5210元。随即,佟玉臣通过微信扫码支付货款,但在输入金额的时候,不小心少输入一个“0”,只付了521元。当时双方都没有察觉到错误,佟玉臣拉上药材就回家了。

后来,佟玉臣在跟儿子对账时,才发现牡丹皮货款错了,少付了4689元。两人赶紧翻找手机账单详情,查到货款收款方的微信号是“老屈来也”,并给对方发送了消息:“付错钱了,少付个零,看到此消息请联系。”

消息迟迟不见回复,佟玉臣有些着急了,想快点找到卖方补齐货款。

“卖药材的是一对老两口,大约有60岁了,收款二维码是打印出来的,估计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没有看到消息。”佟玉臣说。

6月6日一大早,佟玉臣又去了一趟五马镇药材交易市场,在市场里从头到尾转了好几圈,还跟往来药商打听寻人,可仍然没有找到那对老两口。

多方查找,找不到人,补不了钱,佟大姐急得睡不好觉。“这是人家的钱,我想赶紧补齐,老两口卖点药材不容易,现在不知道有多着急呢。”佟大姐说,希望媒体帮自己寻人,早日补齐货款,了却这桩心事儿。

交易时间是6月2日凌晨,交易货物是牡丹皮,收款方微信号是“老屈来也”,寻人信息经过各媒体平台发出之后,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到三天就找到了“老屈来也”。

6月8日上午,佟玉臣和“老屈来也”在五马药行见了面,双方一打照面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老屈来也”说自己刚用智能手机没多久,所以没有注意到收款金额对不对,后来在家人的提醒下才意识到少收了4000多块钱。一番交谈过后,佟玉臣将事先准备好的4689元现金交到“老屈来也”手里。

通过这件事,记者想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用手机支付的时候要看清输入金额,向商家确认是否收款成功,大额转账更要多次确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