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的车停到地下车库,隔天早上会落一层厚厚的灰,现在干干净净,真好!”昨日,住在亳州高新区南湖家园小区7栋的征迁还原户李侠开心地说,她家搬迁至此,今年是第5个年头。
南湖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是拆迁还原安置社区,成立于2018年7月,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社区辖区位于亳州高新区牡丹路以南、银杏路以北、汤王大道以东、京九铁路以西,面积约3.2平方公里,社区下辖7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约有2万人。
“地下车库的升级改造,我们投入了400多万元,2022年10月竣工的。”亳州高新区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南湖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秋分说,新车库采用耐磨的环氧地坪,既鲜亮又整洁,使用色彩进行了区域划分以及方向指示,社区还安排了专人做好地下车库日常维护工作,新车库的投入使用缓解了周边停车压力。
南湖家园社区党支部所在的社区下辖7个商业小区、1个还原小区,亳州学院、亳州市体育馆、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亳州海洋馆、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均坐落其中。
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南湖家园社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现有党员48人,该社区配备工作人员11人。李秋分带领社区人员发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高效的社区服务,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社区治理心得。
在“党建+”社区治理上,下足真功夫。“我们会定期开展党建活动,组织社区干部集中学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业务知识。”李秋分说,坚持加强党支部、居委会的制度建设和素质建设,落实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党务公开等党内制度,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我们把人分到网格里,按网格划好责任区域,各司其职。”亳州高新区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南湖家园社区工作人员马振国说,按照“一个楼幢单元、一个红色网格、一名楼道长”模式,由党员担任楼道长,将社区工作落实到网格。社区干部、楼道长、物业每周还会对小区整体环境卫生、管理机制等进行考核,引导居民积极投身小区创建,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效果。通过网格化管理,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了楼道长、红色网格员作用,构建党群关系网,提升了社区、小区管理水平,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到楼幢单元最末梢,不断提升小区网格化治理实效。
在“融合+”社区治理上,下足深功夫。“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感受到小区环境发生变化,越来越美了!”屈大啟说,她一家人都住在南湖家园小区1栋,楼道长经常会了解群众问题并反馈给社区居委会,一般小问题当天就能解决。
“上个周六11栋楼顶一户居民卫生间顶漏水,接到社区居委会通知后,我带工人第一时间去做了维修。”安徽宇豪物业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湖家园项目负责人陈晨说,物业公司把业务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紧密“融合”,小事现场办,大事商量着办。自2021年12月份进驻该小区以来,解决了群众身边大大小小“麻烦事”超过600件,营造了安心和谐的温馨家园。
在“文明+”社区治理上,下足巧功夫。利用南湖还原小区的12栋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融入其中,除了原有阿拉伯数字依序楼栋号牌之外,南湖家园小区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命名每栋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李秋分说,这样做可以显著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南湖家园小区的居民每天进进出出、抬头低头间耳濡目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居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规范自我言行、提升内在修养,进而在小区形成文明风尚。
南湖社区党支部成立了50余名党员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设置志愿服务岗位20余个,现已初步形成“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华佗五禽戏健身”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5个志愿服务队伍。
“我手机里有几十个群,群众发的微信内容,我会一条条地看完。”亳州高新区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南湖社区工作人员王建说,党支部搭建“指尖服务”,用“微信群”搭起居民“连心桥”,贴心服务群众,拉近社区和群众的距离。“我们多解决一个问题,群众就少了一件烦心事。”王建说。
社区与群众身挨身、心贴心。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南湖家园社区下足“三门功夫”,打造了社区治理的“新样板”,是亳州高新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缩影,以李秋分为代表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在社区治理上大胆开拓思路,在为民服务上用真心显真情,推动基层治理决策部署在社区“开花结果”。(张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