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我市新增市场主体5万多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成效初显

今年前5月我市新增市场主体5万多户

亳州新闻网讯  一组数字反映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成效初显:今年1-5月,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1亿元,开展创业培训6699人次,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者5988人,新增市场主体53598户,新增创业项目1.18万个,吸引投资30.34亿元,带动就业4.23万人。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创业安徽行动方案”部署,扎实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助您创业活动,及围绕推动全民创业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宣传引导、搭建平台、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有力措施。

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我市注重选树典型,激发创业者成长“战斗力”,邢坤等七人获评“创业安徽之星”。推出“创业在亳州”专栏,持续刊登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创业事迹,分享创业历程、宣传创业精神。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兴媒体,上线“亳州创业政策指南”小程序,发放创业政策指南手册等宣传创业政策。先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返乡创业恳谈会、观摩活动等577场,参会人员达7500余人,营造了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多措并举打造优质孵化高地。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安徽利辛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亳州谯城电商园”被认定为2022年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绿城·青牛广场商业街”“亳州建安文化广场”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徽菜师傅创业街”,不断做大做强创业载体,为全民创业提供了肥沃土壤。

“软件”服务提升创业获得感。我市先后出台了《亳州市创业指导志愿专家团管理办法(暂行)》,将创业帮扶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定期组织市级创业专家团开展研讨会及调研、走访活动等,分析创业形势,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精心组织召开全市政银保暖心服务助力青年创业大会,引导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青年创业金融需求,解决青年创业金融服务存在的堵点、难点,加快促进青年企业成长。上线创业担保贷款“秒批秒办”系统,省去了领取《创业担保贷款推荐表》环节,实现群众办事“少填报、速申报”。

精准施策健全创业扶持体系。我市将“亳州市创业扶持专项资金”整合到“就业扶持市级配套专项资金”,从“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在我市创业成功的,均可享受创业人员社保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同时,我市还出台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全面提升青年创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积极发挥金融资源引导作用,优化青年创业金融供给,通过开展差异化、特色化、专属化的青年创业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着力打造“全生命周期+一键式服务”金融服务模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