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清晨。
茶瘾上来了,又懒着去煎,索性裹着茶去找一家茶社。清晨的山色,清馨幽远,鸟鸣在耳,山泉潺潺,明白如练,驴蹄哒哒的走在山路上,不多时,就遇见一家茶社。门前那棵柳树真是好,柳枝婆娑,柳浪里有早莺在恰恰而啼,把驴子拴在那棵柳树上,进了门去。隔着窗子看外面的景色,山水空蒙,烟霞满天,水流之上的雾气与山间的烟霞交汇在一起,若隐若现的是山之间一座又一座黄墙,那是深山古刹。有湖,湖面上升腾起的水雾,被两只打鱼的小船破开,旋即又弥合,真是好景色。
——这是1208年陆游在乡野小店上的手笔,笔底的茶香与溪烟,被他记录在诗句中:
“裹茶来就店家煎,手解驴鞍古柳边。寺阁重重出山崦,渔舟两两破溪烟。”
我后来到了黄山脚下的太平湖,也恰值清晨,又是雨后,也依稀看到了这样的景色。水面一片空蒙的太平湖,被溪烟笼着,远处的群山被山间的雾岚轻纱一样缠绕着,一切都是欲滴的湿意,当然也有扑面而来的诗意。
船在太平湖上犁开碧波,有鱼在船头跳跃。不知道是不是鳜鱼。桃花早已谢了,按理说,这个季节的鳜鱼虽不比二月,却也是鲜嫩之际。我曾于春日桃花下钓到过鳜鱼,可有劲儿,鱼摆动之间,竟然扎手,一滑,那家伙又跳到水中,逃跑了。
太阳还没有出,似乎今天是不会出来了,云头一层层,在天空集结,天际线处,有隐约群山的轮廓,勾勒得异常好看,山水间的溪烟,是任何山水画画不出来的感觉。让人想起,“多谢溪烟知我意,预先替作碧纱笼”这样的诗句。碧纱笼,真是妙,山水皆入我笼中,鸟鸣和猿啼皆入我笼中,鱼跃和虾纵皆入我笼中,往来不绝的人皆入我笼中……
这样的意境,后来我在东山湖也遇到过,远山跟前一面湖,水上,烟雨空蒙,一面渔舟,舟上有小小的桅杆,桅杆上挂着一只红色宫灯,渔翁身披蓑衣在撒网,一网又一网地慢慢撒着,人与舟都离得远,不知道收获几何。也许这样的意境,是景区为了招徕人游览或拍摄有意为之。但,单单是冲着眼前这重景色,也值得让我们驻足,玩味半天。
后来看佳朋兄收藏的一块小石头,是戈壁石,不知亿万年风化,几近玉质,莹润的石上,有淡蓝色的水墨一样的山景,丝丝缕缕的棉絮状的纹路,好似碧纱笼一般,很有山水意境。小石不大,盈手一握,似乎把一方山水掌握在一拳之间,拳石之上的锦绣山景与溪烟,亦叫人痴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