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夜经济”,人们首先会想到城市。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我市的乡镇集市“夜经济”走热。近日,记者走进“千年古镇”——谯城区古城镇,感受夜幕下乡镇经济的活力与魅力。
小吃街弥漫烟火气
天还未黑,古城镇集镇上的振兴街中街已经开始热闹起来。李涛的摊位位于振兴街与344国道交叉口东北角,是进入“小吃街”的第一家摊位,经营的有焦馍、韭菜合子、烙馍等小吃。
李涛今年60多岁,已经在集镇上摆摊20多年,一天能收入200多块钱。
椒麻鸡、卤菜、猪头肉、煎饼馃子、烧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烟火”弥漫,吆喝声不绝于耳,好一幅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夜景图”。
“这条街是有名的小吃街,大概有上百家小吃摊点,想吃啥都能买到。”古城镇后许村的居民朱广亮买了几样凉菜、一袋馒头,“骑电动车几分钟就能到集市,比在家做饭都快,很方便,也很经济实惠。”
特色小吃声名远播
在朱进步猪头肉摊位前,记者注意到,十来分钟的时间,已经卖了两三百元。
在古城镇,朱进步猪头肉,是远近闻名的名吃。“朱进步的猪头肉不卖完,其他人别想卖。”居民这样评价朱进步猪头肉。“朱进步是我老公,他负责做肉,我负责销售,生意挺不错的,七八点就卖完了。”摊主王朝银告诉记者。
除了猪头肉,古城镇小吃街上有名的小吃还有不少,比如麻辣菜。朱玉位做的麻辣菜色香味俱全,看起来就非常有食欲。朱玉位说,他早上和下午出来卖麻辣菜,一般三个小时就能卖完。
面对记者的采访,经营铁板鱿鱼的崔金峰“反客为主”,主动热情地介绍古城夜市的繁荣程度,“不仅我们自己镇的人爱到小吃街吃饭,周边县市的人也喜欢来,为的就是品尝古城特色小吃。”
见证集镇发展变迁
在小吃街上,杰子烧烤城是生意最好的商户之一,每天要经营到凌晨两三点。辣炒花甲、龙虾尾、炭烧实蛋、螺蛳肉、锡纸大鲫鱼……上百种烧烤可供挑选。
杰子烧烤城老板杨先龙是一名“90后”,思维活跃,敢想敢干,经营烧烤7年来生意越来越好,“一天下来最多能有八九十桌客人。”
商户李成民对记者说,小吃街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之前是一条不起眼的普通街道。过去集镇最热闹的地方是亳古路和人民路,后因道路升级改造,原来的小摊小贩逐渐集中到振兴中街。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镇上的人越来越多,小吃街的生意自然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