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栽红薯苗 秋收“金疙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笔者走进利辛县城北镇刘春海家庭农场,远远地就看到负责人刘春海正带领着工人抢抓农时种植红薯,选苗、剪苗、移栽,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麦茬红薯在移栽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种苗下部的2-3片叶子斜插在垄侧的半坡处,深度最好在3-5厘米。现在刚下过雨,土壤湿润,正适合移栽……”说起红薯的种植,刘春海便打开了话匣子。

据了解,刘春海流转土地200亩,主要栽种的是商薯19、徐薯19两个品种,这两个品种都是从河南引进的,具有产量高、出粉率高、口感好等特点,其中商薯19淀粉含量高,适合加工成纯红薯粉条,也可蒸、煮,粉糯香甜,绵甜可口,有很大销售市场。

去年,刘春海种植的红薯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左右,每亩纯收入2000元,带动周边闲置劳动力30多人。“在农场干活,离家近,不耽误照顾家,这红薯栽种的活也很好上手,一天能挣80块钱,从选苗移栽开始一直到收都有活干。所以,周边在家没事的人都乐意来这干活儿。”正在挑选红薯苗的脱贫户侯素侠开心地说。

近年来,城北镇依托基础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在乡村振兴上找准定位、发挥作用,鼓励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