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大体检” 整装迎盛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夏季高温来袭,游泳场馆成了广大市民消暑锻炼的好去处。在畅享清凉一夏的同时,泳池的水质是否达标?卫生环境是否符合标准?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为确保游泳场所水质卫生安全,日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局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成立专项检查队伍,对我市所有正在营业的泳池进行突击“体检”。

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水样。

消毒措施不到位

6月27日下午,执法人员首先来到位于市区外经钻石广场一家名为“月儿湾”的游泳场所。记者看到,这家主打亲子水育的游泳机构吸引了不少儿童前来游泳。

执法人员首先检查了游泳场馆的卫生资质,查看工作人员的健康证是否齐全。进入游泳区后,第三方检测机构人员取出检测设备,对池水进行现场抽检。经过现场检测,泳池的浑浊度达标,但氰尿酸指标不合格。按照标准,泳池内氰尿酸值应≤50mg/L,但经现场检测,该泳池氰尿酸值大于90。

“这说明泳池内的消毒剂添加剂量不够,达不到消毒的标准。”执法人员告诉游泳馆负责人,作为一家以儿童为主的游泳馆,馆内温度高更容易滋生细菌,如消毒措施不达标,很容易产生卫生隐患。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要求游泳馆负责人立刻整改。

浸脚池形同虚设

随后,记者又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市区体育公园的室外游泳馆。记者看到,虽然男女两个泳池入口都设置有浸脚池,但浸脚池并没有使用,池内没有水。

依据《游泳场所卫生规范》要求,游泳场所需设置强制通过式浸脚池。强制通过式浸脚池是指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设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

“人的脚中容易含有微生物和细菌,浸脚池中的消毒剂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减少游泳者带入池中的细菌量,提高泳池的水质安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局卫生监管科科长彭飞告知该游泳馆负责人,要立刻使用浸脚池,并确保池内的消毒剂含量达标。

此外,检查中还发现,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没有健康证,泳池水面上有漂浮杂质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执法人员要求尽快整改。随后,检查人员又陆续对市区的其他室内外泳池进行了检查。

选泳馆注意这些

据工作人员介绍,除了现场能够及时出结果的余氯、氰尿酸等指标外,第三方检测机构还按标准提取了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项目的检测。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彭飞提醒,选择游泳场所时要选择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水质检测报告公示齐全的正规游泳场所,以确保卫生安全。此外,市民游泳时一定要“看水质”,如果水浑浊,尽量不要下水;“闻气味”,闻一下水的气味,正常情况下应该能闻到淡淡的氯味,如果游离性余氯过多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对皮肤及黏膜产生刺激。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