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亳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幢幢标准厂房里,一家家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提产能,发展势头强劲。安徽江淮安驰公司位于我市蒙城县,在它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一款款汽车从零到整,逐渐成型。28岁的王恒是土生土长的蒙城人,他每天带领团队奋战在一线,扎根在基层。前不久,他也刚刚荣获了“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14年,王恒进入江淮安驰公司总装厂装配车间一线工作,9年时间,王恒从一个稚嫩的普通装配工成长为管理近400人的后备车间主任,从懵懵懂懂的学徒成长为主导产线升级的技术“大咖”。如今,他带领近400名同事,负责着江淮安驰公司最为重要的车间——装配车间。
“刚到公司的时候,大家都会跟着老师傅一起学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要记下来,好好钻研。生产不是儿戏,我的一点小疏忽,可能就会导致生产装配出大问题。”王恒说。靠着刻苦钻研,他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了解了设备性能、熟悉了不同车型的配置及零件结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装配起来也十分复杂。最早我装配一台发动机需要20分钟,但现在4分钟就能搞定。”
据王恒介绍,在制造一线,提质降本增效是亘古不变的追求,为此他认真学习了先进管理经验,转变自己的固有思维,积极探索精益制造的方法。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他将所学理论融入工作实践,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知识,也萌生更多新的想法,如线下分装工序调整、合理控制生产计划与人员出勤,减少人员加班频次等,通过不懈努力,成功达成了百人小时产车数指标。
时光一晃而过,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坚定,王恒既实现个人的成长,也见证了团队的变化。据王恒介绍,如今车间一线的员工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胆大心细,也有拼劲,我们车间平均每天交付120台车,每一台车都是一点点装配起来的,全靠大家共同努力。而且目前生产线上生产的主要车型有M3、M4和L5这几款,虽然车型不同,但使用的零件及生产线却有交叉,更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车间工作的平稳运行。”
“我会利用晨会、晚会的时候发布信息,结合当下热点和上级要求,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并利用生产间隙到团员工作岗位上单独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除了生产车间里的鼓励,王恒认为还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来带动大家。于是,他积极响应党支部及团总支下达的任务和指标,策划团组织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年活力及凝聚力的活动氛围,其中“青春就要一起赛”“青春毅行”等活动更是深受大家的喜爱。
“每次在马路上看到我们生产的车型,我都会忍不住告诉身边的人,这辆车就是我们生产的。”作为一名车间一线工人,王恒最自豪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生产的车在道路上行驶,“今后,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为企业的发展、为我市的经济社会繁荣继续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丁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