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借不能读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借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时也会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坚持读书这么多年,借过一些书,也借过书给别人,其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得到。

第一次借书时,还在读小学。邻村的同学不知从哪儿弄来了几本小人书,整天宝贝似的放在书包里,全班的同学都特别羡慕他。那段时间,同学们天天都围着他转,希望他能将小人书借给自己看。那时,我的个头矮,座位在教室的第一排,而他的座位在教室的最后面,下课时,我们也不经常在一起玩,关系并不是很好,也就不敢往他面前凑。可是,禁不住小人书的诱惑,几天后放学时,我还是走到他的面前,向他借小人书看,没想到,他倒是爽快,拿出一本小人书交给我,那一刻,我高兴得快要飞起来了。一放学就跑回家,丢下书包就坐在桌旁看起小人书来,直到窗口的光线渐渐暗下来,仍舍不得放下,竟然一口气就看完了。此后,我经常找他借小人书看,一来二去,我们的关系渐渐就好起来了,经常放学一起结伴回家,在路上也会聊起小人书上精彩的情节,或是自己喜欢的人物。大概是我们读五年级时,因他父亲工作调动,他转学了。很多年了,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每次看见小人书,我还是会想起借小人书给我的那个同学,他还是年少时的模样,而我们早已经不是那个贪看小人书的少年了。

上初二时,女同桌借给我一本琼瑶的小说《几度夕阳红》。其实,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怎样的书,稀里糊涂地看完了,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也不觉得有多好看,就将书还给了她。我这位女同桌一直喜欢琼瑶的小说,每次和我说起她读书后的感受,我都不太能理解,对于她的开心,我更是一脸茫然,怎么会这样呢。我读不出这类小说的好,也就错过了。就像我一直不愿意读武侠小说一样,我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或许只是不想和同桌一样,将书藏在抽屉里,在老师上课时偷偷地读吧。

在外读书的那几年,是我借书最多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书,就特别开心,好像那些书都和我有关一样,觉得图书馆里的每一本书,我都应该借来读读。年少时的想法,还是过于幼稚了。虽然除了学习以外,我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读书,但是直到毕业,偌大学校图书馆里的书,我只是借阅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老师姓边,我第一次知道还有人姓边,就像我从来不知道图书馆里还有那么多书一样。开始时,我每周要去图书馆借一两次书,每次一两本,后来借的频次渐渐多起来。有几次,边老师甚至怀疑我所借的书是否都读过,是否真的读完了。在问了我一些问题,得到令她满意的答复后,她才打消了此前不太信任我的疑虑。那时,借书读书,多是囫囵吞枣,泛泛而读,读得快而潦草,并没有多少收获,几年下来,也没有积累多少有用的东西,我甚至会怀疑自己借书而读的意义所在。但我想,有机会,我还是会像在学校时一样,多借一些书来读的。

走出校门以后,去图书馆不方便,我便很少再去借书了。想读的书,不是从旧书摊上淘来,便是从网上书店买来。自己买回来的书,放在书橱里,随时可以取来读,也就不像借来的书那样,没有了迫切去读的愿望了。有些书,买来一两年了,还没有拆开塑封,就放在书橱的角落里。有时,一本书读着读着,还剩一些没读呢,被一些琐事耽搁,就忘了接着读下去,随手在书中夹上一个书签,将书放在书桌上,一放就过了好长时间。想起来,再打开书去读时,对书中的内容,竟有些茫然了。还是怀念以前借书读的日子,总有几本书是急于去读的,手上也总有需要尽快要读完的书,好像每打开一本书,人就是充实的。也知道手上这本书读完,图书馆里总有一本书等着我借来读。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