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喜丰收 村民过上“甜”日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烈日炎炎,瓜果飘香,正值瓜果成熟季。笔者走进利辛县王市镇马高庄村谢后寨西瓜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西瓜在瓜藤和绿叶的遮掩下若隐若现,长势喜人。成熟的大西瓜被陆续从大棚里运出,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这里种植的西瓜品种全部是‘美都’,其优势在于口感甜、产量高、个头大、方便运输,一个季度下来每亩地能有万余斤产量。这几年瓜果行情好,加上西瓜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每斤批发价都在1元以上,行情好的话甚至要2元,每亩收益近8000元,今年总收益预计将达100多万元。而且西瓜不愁销路,有外地的经销商过来拉货,比如上海、北京、温州、天津等地的,你看今天来的就是温州的经销商。”该基地负责人李鲲鹏指着正在装运西瓜的车辆说道。

多年前,李鲲鹏在亲戚的建议下开始种植西瓜,现在这个近200亩的西瓜种植基地就是由6个家庭投资100多万元合伙干的,以前他们在该镇王营村、高寨村也种植西瓜多年。李鲲鹏干这一行十几年了,早已成为种瓜的行家里手。

西瓜种植基地还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50多名村民务工,让大家凭借着瓜果经济增收致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王市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积极鼓励引导群众进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在王市镇,除了西瓜种植,还有几十家以种植草莓、甜瓜等为主的种植家庭农场(合作社)。”王市镇分管负责人说,接下来,该镇将积极探索符合王市镇特色的种植产业发展新模式,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中,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