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我市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公布,其中130家企业被评为A类企业(优先发展类),297家企业被评为B类企业(鼓励提升类),162家企业被评为C类企业(规范转型类),32家企业被评为D类企业(调控帮扶类)。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制定《2023年全市“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及时间节点,健全完善差别化政策体系,实现财政奖补差别化政策市县全覆盖,其中,谯城区出台《关于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融合互促发展的若干举措(试行)》,针对A类、B类企业创新推出帮职工“买房子”“购车子”“教孩子”,为企业“送票子”“增位子”“挂牌子”六项举措;蒙城县对A类、B类、C类企业分别按照核准奖补金额的100%、90%、60%兑付资金;亳芜园区对A类、B类企业,按年度用电或用气费用的20%给予补贴,A类企业最高30万元,B类企业最高20万元;市场监管部门对113家A类企业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实行“A档免查”。
我市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高效能推广“提高亩均效益十二法”,以工业互联网赋能、智改数转驱动、绿色发展促进、专精特新引领等加快白酒、医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已建成古井行业级、冯了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健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揭榜挂帅”,古井数字化灯塔工厂、中医药产业电商平台加快建设;成立市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已服务企业1100多家;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31台;建成并网光伏发电120家,规模130.2MW,年发电约1.5亿度。2022年规上白酒、医药制造业亩均税收分别同比增长43.2%、6%。
我市着力做好金融服务,建立“亩均英雄贷”,出台《亳州市金融支持“亩均论英雄”改革白名单制度》,支持白名单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优化金融要素配置,提升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质效。今年前6个月,全市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亩均英雄贷”89.3亿元,其中项目贷11个、13.98亿元,企业贷1027个、75.32亿元。
我市还积极深化实施“标准地”改革,实现省级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引导低效企业进行土地“二次开发”,利用现有土地、厂房、设备资源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13万亩、闲置土地1.20万亩、低效用地0.82万亩。
记者:武景 通讯员:董永永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