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画笔描绘和美乡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学生正在作墙绘。

亳州新闻网讯 “哇,这个是桔梗花吗?太好看了,那边还有菊花和藏红花!”日前,在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村的一些墙面上,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墙画让村里的孩子们赞叹不已。原来,这是来自安徽新华学院的大学生们顶着骄阳,在墙面上画出的作品。

今年暑假,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一位老师和14名学生来到小怀村,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21日是他们在小怀村的最后一天。

活动中,实践队员们结合小怀村的实际,设计出独具风格的墙绘方案,师生协调配合,完成多幅构思巧妙、生动形象的墙绘作品。“为了能让墙绘经过风吹雨淋而不消退,我们是拿丙烯颜料画的,丙烯不溶于水,这样就算下雨也能保持墙绘的完整。”丁佳丽边说边指着自己“花花”的衣服说,“但是缺点就是不小心蹭到身上的颜料也洗不掉了,所以我们干脆就多添几笔,给自己的衣服多个小设计。”

在7月21日之前,大学生们将村内的几面白墙画得满满当当,有桔梗、菊花和藏红花等。“墙绘其实也是乡村文明的一个代表,墙绘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村内的种植结构进行设计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对我们村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小怀村驻村书记朱宇鹏说。

除了每天的墙绘工作,对村内留守儿童进行课程指导也是暑期实践的活动内容之一,每天早上8点,村民将一些已经放假在家的孩子送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学生们为他们开展基础学科教学、媒介素养教育、创意手工、体育健身训练,以及科普宣传专题教育等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

“小伙伴们平日里一定不要到河边玩!”7月18日,大学生们对村内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防溺水讲座,他们通过案例分析、趣味问答等方式,从如何预防溺水、发生溺水时如何自救、如何施救他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当时知道了有‘三下乡’的这个活动,就想着来参加一下,来历练一下自己。乡村的事情之前只是在电视上或者是网上看到,来到这儿之后,跟我想象的也差不多,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是非常宝贵的一次经历。”大学生杨逸豪说。

“以后继续积极对接,加强校地合作,发挥青年力量,将暑期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驻村工作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特色品牌,强化人才培养,加大教育帮扶,依托文旅优势,用实际行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朱宇鹏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