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他们是城市供水管网的“急救医生”,也是一群普通的劳动者。为了保障千家万户的正常生活,为了守护这座城市的岁月静好,他们不分严寒酷暑、白天黑夜,他们闻令而动,奋战在抢修一线。
日前,在一处供水管网抢修现场,记者记录了他们的“风采”……
施工人员正在连夜抢修。
突发:水管爆裂
“汤王大道与养生大道路口,自来水管漏水。”7月23日下午4点41分,市自来水公司微信工作群里突然弹出这样一条消息。公司各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展开抢修行动。
抢修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并立即进行勘查,初步判断是因为主水管爆裂导致漏水。这条主水管直径800毫米,承担着大半个城市的供水任务。夏季高温,居民生活更是离不开自来水。尽快修复管道恢复供水,成了当务之急。
不过,比抢修更要紧的是,要及时将自来水管漏水的消息发送出去,提醒居民做好应对准备。“我们安排热线人员向用户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向市长热线进行报备,将影响降到最低。”当天晚上10点多,正在现场指挥抢修工作的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怀玉莉告诉记者。
抢修:连夜奋战
7月23日下午6时许,抢修工作正式展开。
四台抽水泵、两台挖机、二十多名抢修人员,在几盏聚光灯的照射下,现场抢修作业有序展开。正当大家热火朝天地抢修时,遇到一件棘手的事:虽然主水管阀门已经关闭,但主水管内残存的自来水仍然在泄露。抢修人员试着将四周多处阀门关闭,仍无济于事。
这意味着,抢修人员不得不“带水作业”,这给抢修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需要边开挖土方边排水。由于损坏的是主水管,漏水量大于四台抽水泵的排水量,即使抽水泵马力全开,作业坑里的水仍然排不完。随后,市自来水公司紧急调来一台排水量更大的“龙吸水”,参与抢修作业。
五台抽水泵火力全开,作业坑里的积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降。正当大家以为可以松口气时,一台抽水泵“罢工”了,原来是因为吸进了杂物,水泵被堵住了。抢修人员马帅和胡立威立即跳进作业坑,不停地清理坑底杂物,确保抽水泵吸水口不被堵塞。
主水管埋深约1.7米,和马帅的身高差不多。作业坑里的水位时高时低。马帅始终站在坑里,胶鞋、衣服全都湿透,汗珠从他的脸上不停地往下落。“我摸到水管断裂的地方了。”马帅兴奋地说。他的这句话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经过反复摸索尝试,抢修工作随后得以顺利推进。作业坑积水水位稳定下降,并成功降至水管以下,黑色的主水管最终露出“真面目”。
7月24日凌晨0点20分左右,抢修现场,一阵轰鸣的电锯声响起。只见马帅拿着电锯小心翼翼将水管破损处切除,水管两端被切成平整的圆形。抢修人员根据被切除水管的长度,裁切出一段长度相同的“补丁”水管,再用专用的“卡子”将新水管与原来的水管固定在一起。至此,抢修工作告一段落。
平息:恢复供水
7月24日凌晨1点30分许,一股清泉沿着修复好的水管奔涌向前,输入千家万户。
此时,抢修人员的工作还未完全结束。在短暂的休息后,大家又投入了清理作业现场、封闭施工围挡以及填充作业坑、将路面恢复原状等工作,以消除抢修施工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7月24日清晨,当市民发现自来水已经恢复正常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有一群人冒着高温,在夜里持续奋战了好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