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 听战斗英雄追忆“上甘岭”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杨万友(右)正在讲述抗美援朝战斗故事。

亳州新闻网讯  昨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谯城区图书馆邀请我市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杨万友,在该馆少儿阅览室为广大读者讲述他在上甘岭战役中浴血奋战的战斗经历,让大家接受一次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由于是暑假期间,得知有抗美援朝老战士讲战斗故事,谯城区图书馆里年龄各异的读者纷纷来到少儿阅览室,“以前都是从书上、电视上看到抗美援朝的故事,还从来没有现场听志愿军老战士讲过,今天要好好听听。”正在上小学的王赫凡早早就抢了个第一排的座位等着。

“死了死了就算,我不怕死,一有任务,我都是第一个报名。”身着旧军装,胸挂纪念章的杨万友,虽然已近90高龄,但说起当年打仗的事,依然声音洪亮。

1951年,16岁的杨万友响应祖国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训练3个月后,就跟随大部队开赴朝鲜战场并被编入某部当担架员。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在短短43天的时间里,在这个仅有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同美军进行了一场“绞肉机式”攻防拉锯战。杨万友记得,在上甘岭,随手抓把土就有数不清的弹片,一面红旗上就有好几十个弹孔。阵地上甚至找不到一根超过半米长的树枝,阵地的表面也硬生生被炮弹“削”掉了约2米。

枪林弹雨中,杨万友视死如归。他冒着敌人的炮火营救伤员;在夜幕的掩护下,潜入敌方阵地,生擒了一男一女两名美国兵。杨万友说:“站岗的美国兵当时走神了,我一个箭步跳进坑道将他掀翻,把他的枪搂在怀里,将他的胳膊反勒住后拿起拳头砸了他两拳,然后将他活捉了。后来我又在坑道里抓到一个美国的广播宣传员。”

正是由于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表现,杨万友后来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各记了一次三等功。

“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志愿军老战士,在他颤抖的声音叙述中,我体会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不怕牺牲的精神,真正明白如今我们幸福的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杨爷爷殷殷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牢记历史。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带着他们的期望上路,用知识和信仰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听完故事,15岁的中学生陆小可哽咽着说出自己的体会。(记者 路振杰/文 张延林/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