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无小事。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必须守住的底线。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西潘楼镇信访部门牢记宗旨,心系百姓,通过强化载体运用,打通了信访工作“任督二脉”。
以创建信访工作优秀村(社区)无越级上访活动为载体,夯实法治信访基层基础。去年,我镇出台了《西潘楼镇关于学习枫桥经验创建无越级上访村(社区)的实施方案》,全镇15个村(社区)参与创建,3个村(社区)的工作局面由有越级上访变为无越级上访,11个村(社区)保持无越级上访。去年以来,我镇持续开展“三无”村(社区)信访工作优秀村(社区)创建活动,制定方案、创新举措、推进落实。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了法治信访基层基础,真正把信访工作责任传导到村、压实在村。
以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包案化解信访事项为载体,提升法治信访专业化水平。让律师在每周三、周五参与接访,主要围绕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合理诉求等提供法“智”,进一步厘清了信访与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的受理范围,使应当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进入法定渠道。去年以来,全镇律师共参与信访接待咨询50余次,参与化解信访案件80余件,涉及群众100余人;参与领导信访接待36批次,依法化解群体性纠纷6起,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的群众纠纷和社会矛盾。
以“最多访一次”为载体,实现“事要解决”,信访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我镇在全县率先出台信访代理办法,设立信访代理员2名,搭建“便捷平台”,变群众走访为网上代理投诉,降低信访成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行”。去年以来,我镇把让群众“最多访一次”探索实践作为信访工作创新突破的新引擎,紧紧围绕“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解决群众信访诉求,最大程度减少群众‘访累’”目标,明确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信访牵头、部门主体”的领导责任体系,建立“一网一中心,一降一优化”改革路径、“一意见三细则”的制度体系,采取“七项制度两个活动”的推进措施,确保办访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供稿: 程明明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