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种植的8.5亩白芷大丰收,产出的鲜白芷亩产预计能达到170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每公斤6.4元来算的话,这8.5亩白芷卖到近10万元。”近日,谯城区牛集镇中药材种植户冯洪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对笔者说,他家产出的鲜白芷,直接订单销售给外地客户。
眼下,牛集镇宋老家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地产中药材白芷迎来了收获季,药农们抢抓晴好天气,手脚麻利地捡拾、装车、外运机械采挖的白芷。田地里弥漫着中药材特有的清香。
“白芷适应性强,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好的土地,按行距33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下,覆盖一层细土。一般采取秋播种植,亩用种量4公斤左右。白芷主根大,产量高,来年进入8月份茎叶枯黄时就可以采挖了。”谈起白芷种植,冯洪山一下打开了话匣子,白芷既是中药材,也可作为食用佐料。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效。同时白芷又是一种能够去异味增香味的香料,常常被用于卤制肉制品当中。因其用途广泛,需求量大,这两年白芷价格稳中有升。“白芷收获后,还可以再种一茬雪菜,等秋后又可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靠种植白芷,冯洪山还带动10多名村民务工。他们主要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事钟点工,在地里从事一些除草、施肥、采收等农活,每人每天的工资是70至100元,工资当日结清。
“今年俺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干活就收入1万多块钱,还不用担风险。地里不忙的时候再做点其他零工,我一个人一年的务工收入在2万元左右。”正在捡拾白芷的村民张桂芝向笔者算起了她的经济账。
谈及今后的打算,冯洪山说,人勤地生金。明年他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秋后,他打算购置一套中药材切片烘干设备,带领更多村民种植白芷。
“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还是需要像冯洪山这样有技术、有渠道的新农人。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牛集镇能真正实现药材兴镇。”牛集镇分管农业负责人陈金友说,下一步,牛集镇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深入推进紫丹参、玄参、白芷、白术等中药材产业,按照集中、连片种植思路,整合土地资源,采取“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和务工服务,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