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工作简报》介绍我市这一经验做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印发的《电子政务工作简报》刊登介绍了我市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为企业、个人提供个性化“纯信用”普惠金融服务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已累计为44521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经营主体和52.36万市民、农户提供贷款3536.72亿元,贷款不良率低于0.2%。

《简报》指出,亳州市发挥数据资源优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个性化“纯信用”普惠金融服务,数据共享助力金融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在数据资源赋能普惠金融服务过程中,我市实现了精准画像。建立覆盖“个人身份信息、资产负债信息、信用信息、经营信息、社会公共关系信息、金融信息”的个人标准化信用评价模型。同时,在法人数据基础上,依据行业特点、经营规模等因素,建立“企业+法人”双层关联信用评价模型。通过建立信用模型,为企业、个人精准“画像”,为用信“搭桥”。

另外,我市推动流程再造。建设特色审批管理平台,开发线上准入筛查、实时授信、差异化利率定价、自动贷后管理等功能,实现数据流在手机银行、特色审批管理平台系统的自动传输,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丰富应用场景。创新研发“金农易贷”“金农信e链”“金农企e贷”等应用产品,深化信贷融资、财富管理等金融业务与生活缴费、内容服务等场景的融合,提升数据应用质效,优化用信服务,推动金融普惠。

记者:张珍 通讯员:程博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