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市民政局等10部门联合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
据悉,社会组织名称有明显的特征,如:使用类似于“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联合会”“促进会”“基金会”等后缀。非法社会组织,是指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组织,以及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组织,也包括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的社会组织。“以社会组织名义”指的是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名义开展活动。
根据专项行动要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不得与非法社会组织有任何勾连或合作;党员干部不得参与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新闻媒体不得宣传报道非法社会组织活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提供活动便利;各互联网企业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线上活动提供便利;各金融机构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提供便利。
另外,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机构在参与社会组织活动前,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组织活动前,可登录“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或“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号,通过社会组织名称查询该组织身份的真实性、合法性,防止上当受骗。
社会各界如发现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线索,可通过电话或邮箱进行举报。为便于对非法社会组织活动及时调查处理,举报内容应包括:非法社会组织的名称、活动地点、开展非法活动的具体事实、证据材料或相关线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