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8月8日上午,在谯城区大杨镇郭万村无人农场的朝天椒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火红的朝天椒长势喜人。而种植基地负责人卢先念并没有在辣椒地里来回穿梭,而是在无人农场的指挥中心,与技术员一起查看相关数据。
卢先念说:“辣椒长得怎么样,从这个智慧平台上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比如,缺水、生虫都能监测到。”
据了解,郭万村的无人农场占地约500亩,为麦椒套种示范区。
近年来,谯城区把朝天椒种植作为特色富民主导产业来抓,去年朝天椒种植面积达30.7万亩。
“我种地几十年了,以前都是传统种植,从栽种到管理,再到采收,耗费大量人力。如今,朝天椒的种植、管理越来越先进、方便,这是我之前不曾想到的。”卢先念告诉记者,无人农场现在还在试运营,等正式运营后,大量工作都可通过远程控制完成,比如该浇水的时候,刷卡就可以浇水,有病虫害会有预警,无人机进行飞防,将极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大杨镇郭万村无人农场预计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这将是谯城区第二座正式投入使用的无人农场。记者从谯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谯城区加快无人农场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建设了4座无人农场,其中,正式投入使用1座。
郭万村党总支书记朱从军介绍,无人农场里建有智慧农业监测站,它可以检测很多数据,随时预警提醒。当然,无人农场不是真的无人,而是充分发挥智慧农业优势,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支撑,通过农业智能装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少人化、精准化、智能化。
“智慧平台运用以后,农民种田越来越有科技范儿,这也将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朱从军说。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快,谯城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无人农场建设项目能够较好解决‘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好地’的问题,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活力。”谯城区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彭志新介绍,未来,谯城区将加快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无人农场项目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以科技强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