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了解到,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9亿元,同比增长6.6%,较上年同期增收6.7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统筹推进财政收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9亿元,同比增长6.6%,较上年同期增收6.7亿元,高于全省地级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省第8位。全市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66.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2%,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税收占比稳步提升。
我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固化市级政策支出成果。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规范改进预算编制及执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情况通报中,连续3个月排名全省第一位。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县乡三级119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全覆盖。
民生保障方面,我市坚持“三保”预算源头管理,优先支出“三保”,兜牢“三保”底线。2023年全市安排“三保”预算213.5亿元,“三保”支出预算无缺口。1-7月,民生支出完成192.4亿元,增长5%,占财政总支出的84.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稳经济、促发展方面,我市落实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资金12611万元;拨付助企纾困资金2363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融合联通财政涉企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免申即享”系统,实现惠企政策资金“一键送达”,发放奖补资金8640.95万元;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免收投标(响应)保证金13754万元,采用电子保函等形式缴纳履约保证金,为供应商释放资金流3914万元。另外,全市安排了3000万元消费券,主要围绕汽车、家电、百货餐饮和文旅四个方面发放,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加了消费动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