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财政“五注重”“五着力”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注重抓增收强统筹,着力提升财政实力。加强财政预期管理,成立三个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财税调度工作,强化收入运行监控,统筹推进财政收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7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9亿元,同比增长6.6%,较上年同期增收6.7亿元,高于全省地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省第8位。全市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66.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2%,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税收占比稳步提升。

注重抓创新聚活力,着力深化财政改革。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动出台《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固化市级政策支出成果,废止文件30件、修改文件21件。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规范改进预算编制及执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情况通报中,连续3个月排名全省第一位。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县乡三级119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全覆盖。

注重兜底线暖民心,着力强化财政保障。坚持“三保”预算源头管理,优先支出“三保”,兜牢“三保”底线。2023年全市安排“三保”预算213.5亿元,“三保”支出预算无缺口。做好重点领域保障,坚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保障重点领域支出。1-7月,民生支出完成192.4亿元,增长5%,占财政总支出的84.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注重稳经济促发展,着力财政加力提效。落实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资金12611万元;拨付助企纾困资金2363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融合联通财政涉企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免申即享”系统,实现惠企政策资金“一键送达”,发放奖补资金8640.95万元。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免收投标(响应)保证金13754万元,采用电子保函等形式缴纳履约保证金,为供应商释放资金流3914万元。全市安排3000万元消费券,主要围绕汽车、家电、百货餐饮和文旅四个方面发放,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消费动力。

注重强制度促提升,着力促进国企发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管理机制,提升企业内在活力和运营效率。开展市属企业低效无效资产清退处置专项行动,促进企业瘦身健体和提质增效。加强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对涉及“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等信息进行实时监管。推进市属企业分类考核,对市属企业“一企一策”实行分类考核,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