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瑰宝”焕发新光彩

——亳州高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亳州市以药立市,加快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亳州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的核心区,亳州高新区因药而兴,依托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结合全区实际,将现代中医药产业作为亳州高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持续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到商户巡查。

药商云集 药市繁荣

药博将至,氛围渐浓,9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只见市场内外彩旗飘飘,迎风招展,盛装迎接广大客商前来洽谈采购。

当天上午,在市场内,药商柴雪茹正将药材价签一一摆放整齐,在她面前,种类繁多的各类人参切片及人参制品令人目不暇接。“药博会就要到了,每天我们都会早早地将价签摆放好,以高质量的药材和透明的价格,迎接广大客商的到来。”柴雪茹说。

热闹喧嚣的市场内,药香四溢,人头攒动。作为“第二代”药商,柴雪茹说,自己的父辈也都是在市场内经营人参的,家族经营药材生意几十年,也见证了亳州中医药产业的一路发展壮大。“借着药博会的东风,现在的药材市场越来越繁荣了,我们做药材生意的也越来越有奔头。”

当天上午,在市场内经营阿胶生意的李正兴正在向客户介绍产品。“药博会再加上中秋将至,这几天明显感觉人流量上来了,我们店内的阿胶产品也供不应求,销售量比往年同期要增加20%—30%。”李正兴说,“作为一名药商,同时也是一名党员,我一定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为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增光添彩。”

每天上市中药材2800余种,日均人流量4到6万人,年交易额超500亿元,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这一组最新数字,是亳州药商云集、药市繁荣的一个缩影。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苏彪告诉记者,市场自2013年11月开业以来,经过1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入驻药企2000多家,摊位总量超8000个,承租药商近2万人,占全国同类市场交易总额近1/3,是全国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中药材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求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

当前,市场正在重点做好文旅综合体提档升级的规划实施工作,力争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持续提升市场国际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亳州中药材线下市场升级改造,开展信用等级、星级商户评选工作,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加快推进摊位号、样品号改造换新,提升市场档次和形象,营造管理有序、环境整洁、和谐文明的市场环境。

“下一步,我们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将围绕加快构建‘专业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智慧药市,打造中医药商贸流通平台标杆,全面助力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国际中药材市场‘桥头堡’建设。”苏彪表示。

电商兴盛 “药”向世界

9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展位搭建和布置,作为药博会重要活动之一的2023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香料产业展、花草茶与大健康产品展、药酒药膳预制菜产品展、干货农特产品展和电商企业展即将在这里开展。

当天上午,药商王斌正在位于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的店内与前来采购的客户洽谈。王斌在此经营陈皮、芡实、西洋参等中药材已经四年多了。“以前的药材经营都是地摊式的,经营环境比较差,很多客户来实地看货后也会因为经营环境差而降低信任度。自从搬到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交易大厅非常干净气派,周边还配套了质检、物流、金融服务等配套,客户可以一站式采购,非常方便。”王斌高兴地说。

在看到市场内鼓励商户直播带货后,王斌又购买了一套直播设备,开始尝试在市场内直播卖货。王斌说,“最初只是感觉新鲜好玩,现在已经变成了销售中药的新阵地了。直播带货很适合药食同源类中药材产品。现在,我每天上午都会进行产品直播,遇到上新季直播的时间就更长了。市场还设有直播基地,经常免费地帮我们药商培训、引流和答疑解惑,这样不仅增加了店铺的知名度,店里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我们这里现有经营商家3000多户,经营品种2000多个。”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苏树涛指着眼前的交易大厅告诉记者。

苏树涛说,亳州是全国四大药都之首,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药材市场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中药材市场也在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药材行业也进入电商平台发展阶段,线上平台与线下市场的结合,加之仓储、物流、质检、供应链、金融等配套体系的融入,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了更多便利,也实现了货物的高效流转。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于2019年开业,以“中药材+互联网+仓储物流+质检追溯+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模式,打造“平台+实体”智慧药市,现已经发展成为集N+50中药材上游资源平台、中药材现货电商平台、中药材大宗电子交易平台、3大线下展销市场、4大支撑服务体系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生态集群。

产业集聚 加速崛起

9月4日上午,在位于亳州高新区的安徽润芙蓉药业有限公司车间里,弥漫着浓浓的中药香,包装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全力以赴赶制白术、醋鳖甲、麦仁等订单产品。今年以来,该公司订单源源不断,正最大限度挖掘生产潜能,积极应对。

订单激增,药材的质量不能打折扣。“你看,在我们的智能化大屏幕上能清晰地看到所有药材原产地的实时状况。”该公司车间主任朱松介绍,公司有专人对药材产地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从源头上把控药材质量,此外,在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外包装上都将打上二维码,客户扫描二维码就能了解到此包药材的种植、采收、制作、加工、检验等所有过程,做到对产品追根溯源,“真正做到‘买得放心、吃得放心’。”

据了解,安徽润芙蓉药业有限公司作为华润三九并购的首家饮片企业,主营调剂饮片、工业饮片、中药材贸易三大板块,目前可供应产品480余种,2022年销售规模达5.5亿元,客户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

“2022年7月,公司投资1.2亿元新上中药配方颗粒提取项目。在政府部门帮扶下,该项目进展顺利,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在10亿元左右。”安徽润芙蓉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既要注重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更需要不断创新。亳州高新区以科技支撑发展,走“科技+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优先保障要素资源,优先支持中药提取、配方颗粒、中成药企业,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集聚。

作为亳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近年来,亳州高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皖北振兴战略机遇,紧抓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紧紧围绕现代中医药和医药医疗器械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

园区集聚了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一批优质中医药制造企业,例如雷允上、修正、天祥、宝龙、九方制药、润芙蓉等。2022年,亳州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共104家,总产值380.8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共83家,占比79.8%,总产值149.6亿元,占比39.3%。中医药贸易总额达700亿元,营业收入766.8亿元。2023年1—7月,亳州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共124家,总产值240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共90家,占比72.6%,总产值105.1亿元,占比43.8%。

下一步,亳州高新区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规模超千亿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而努力奋进,助力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