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需要文明的润泽。近年来,亳州高新区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风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紧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质增效,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楼栋长架起服务居民“连心桥”
9月14日上午,在亳州高新区第四社区管理中心文采家园小区,楼栋长王德全正在用手机拍摄发现的居民不文明行为。“刚刚我拍摄的是电动车乱停乱放行为,通知物业后,物业就立刻派人过来清理,不文明行为及时得到了整改。”王德全说,作为一名楼栋长,“楼栋”就是他的阵地,他每天早上、晚上都会来楼栋至少巡查两次,及时通知到物业或居民,将不文明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在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和王德全一样的“楼栋长”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小区楼栋里开展“问声暖”“提个醒”等“家门口的服务”,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搭建起了社区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自从有了楼栋长,很多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都得以化解,邻里之间团结共处,小区也越来越安宁和谐,越来越热闹。”文采家园小区居民董洁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楼栋长”规范化管理,通过“楼栋长”接地气的优势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作用,让群众能居住得放心、安心、舒心,着力构建起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带动文明创建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为了督查文明创建工作,第四社区管理中心还出台了评选奖惩办法。办法规定,每月评比低于80分的社区,社区书记和涉及考核办法的网格员,需在管理中心大会上作表态发言。连续两个月低于80分的社区,由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约谈社区书记和涉及扣分的网格员;连续三个月低于80分的社区,社区书记和涉及扣分的网格员向管理中心作出书面检查并处罚社区书记300元、涉及扣分的网格员200元,另外扣除该社区1000元工作经费。对于连续三个月排名前两名的社区分别奖励工作经费2000元、1000元。
同时,为了丰富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第四社区管理中心还结合群众需求,统筹谋划服务内容,以群众方便参与、乐于参与的形式,开展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知识讲座、文化活动、节庆活动,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日日有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光添彩。
在第五社区管理中心木兰小区,木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正在为居民进行义诊。
健康义诊关爱居民零距离
9月13日上午,第五社区管理中心木兰小区内十分热闹。许多居民正在这里接受测血压、血糖等医疗健康服务,现场还有按摩医师为居民提供肩颈按摩和针灸等服务,很受居民欢迎。
当天,第五社区管理中心正联合木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里开展“健康义诊进社区 便民服务暖人心”健康知识讲座和爱心义诊活动,来自木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眼科、外科、妇科和康复科等5个科室的医护人员现场为居民进行免费咨询和诊疗。
在活动现场,居民们有序排队。医生为每位有需求的居民测量血压、血糖,对老人提出的各类问题详细解答,还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免费预约体检服务。按摩医师也非常忙碌,一边为现场居民缓解肩颈不适,一边向大家演示针对平时某些常见疼痛(如头痛、颈椎痛等)的基本缓解手法。医护人员们在诊疗之余,还认真细致为居民解答相关病情咨询,并对日常保健、疾病预防进行指导,提醒饮食注意事项,引导和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感谢社区心系我们老人,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按摩肩颈很放松,很舒服,希望社区能经常开展此类活动。”居民们纷纷表示。
第五社区管理中心方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孟雷表示,下一步,社区还将持续开展此类服务活动,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向老人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的保健意识。
健康义诊活动只是第五社区管理中心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一,第五社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第五社区管理中心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情况开展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学雷锋免费义诊等志愿服务宣传活动15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彩页、手册2900余张。服务和受益群众约3000人次,发展志愿者20余人。真正做到确保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建设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全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共护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为进一步推进辖区河道长效治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爱河、护河意识,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近日,十九里镇组织辖区志愿者开展了清理镇域涡河渔网渔具志愿服务活动。
地笼网、渔网是比较隐蔽的捕鱼装置,不仅容易堆积水面漂浮物,不利于河水流通,还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活动中,志愿者驾驶小船对河面进行巡查,对发现的渔网渔具进行逐一清理,并对水面漂浮的垃圾进行打捞。
亳州高新区志愿服务总队、十九里镇姜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绿色环保行 共建乡村美”宣传活动,并对涡河沿河路进行清洁。
活动中,志愿者手持清洁工具,各司其职,个个争当“环保卫士”,清除涡河沿岸的饮料瓶、塑料袋、枯树枝等垃圾。此外,志愿者还向路过的行人发放了“保护环境 人人参与”生态环保倡议书,呼吁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排污水,养成环保护河的好习惯。
下一步,十九里镇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抓手,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巡河护河活动,不断加强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强化全民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全力唱好河道保护“主旋律”。
以实践之力点亮文明之光
创建宣传、理论宣讲、义诊惠民……在亳州高新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擦亮了文明城市鲜亮的底色。
今年以来,为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亳州高新区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做强志愿服务品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着力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升级加码。2023年以来,亳州高新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66场次,全区志愿服务氛围日益浓厚,丰富多彩的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亳州高新区各部门拓展载体,丰富活跃文化生活,以“我们的节日”、社区村晚、送戏下乡为载体,拓展书法、剪纸、戏曲、绘画、手工、体育比赛、广场舞、五禽戏等不同艺术形式载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常性、广泛性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
统筹联动辖区文艺资源,深入基层开展系统讲座和文艺培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同时,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围绕市民公约、村规民约教育,结合端午节、国际禁毒日等时间节点,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反对餐饮浪费、反对天价彩礼、倡导文明礼仪等移风易俗宣讲活动。依托“一约四会”,每月坚持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和“积分制”兑换活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持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结合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科技活动周、减灾防灾日等重要活动节点,不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在志愿服务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各单位特点,组建16支区级志愿服务队伍。各社区管理中心、各社区(村)分别成立特色志愿服务队伍120余支,常驻志愿者2000余人,注册志愿者约7万人,实现35个社区(村)全覆盖。在阵地建设上,亳州高新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打造“1+10+35+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阵地,打造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培育文明实践点2个。
下一步,亳州高新区将持续聚焦群众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化、便利化、常态化,让志愿服务精神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