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大地唱响丰收欢歌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亳州市主场活动侧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庆丰收,促和美。9月23日,位于谯城区芦庙镇王楼村的皖北朝天椒特色农产品贸易中心格外热闹,四面八方的宾朋齐聚一堂,与农民朋友一起载歌载舞,共庆丰收、共享喜悦。

在农产品展示区,农民正在展示农产品。

摘辣椒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

当地农民正在参加趣味运动会。

载歌载舞庆丰收

舞龙、舞狮、高跷……活动现场,精彩的省级农业非遗文艺演出率先登台进行暖场表演,瞬间点燃了丰收节的热烈气氛。

随后,丰收节在喜庆的大联欢中进行。舞蹈《大丰收》、歌伴舞《辣妹子》、戏曲综合展演《戏韵》、独唱《丰收中国》、歌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联欢活动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唱响爱党感恩主旋律,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乡村建设新面貌,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农民新风采。

躬耕不辍方有春华秋实。活动对“2023年亳州市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他们成为丰收节里最闪亮的“明星”。“能够获此殊荣,我感觉非常荣幸,以后会再接再厉,种出更多好粮。”谯城区大杨镇聂红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聂红伟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据了解,当天的主会场共有700人参加。在庆祝丰收的同时,当天还专门开展了法律、政策、文化、科技、卫生、金融保险服务等“六送下乡”活动。

搭起平台助丰收

金秋送爽,五谷飘香。主场活动设置了特色美食品鉴区、优质农资产品展区、“秸秆变肉”暨秸秆综合利用产品展区、优质花茶展区、优质白酒保健酒展区、优质中药材保健品展区、优质农产品展区等多个展区。活动现场,每个展区的展台前都围满了四面八方的来客,展出的物品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秸秆变肉”暨秸秆综合利用产品展区,除了展出的秸秆颗粒饲料、颗粒燃料、秸秆工艺品等秸秆综合利用产品以外,还有优质牛肉、羊肉、驴肉、食用菌产品展示、品尝。

当天的活动中,各式各样的农机也纷纷上阵,吸引了不少农户的眼球。履带自走全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在主会场西侧,28种大型智能化农机整齐地排列着,功能覆盖农作物耕、种、管、收等环节,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皆有。

为了给企业和农户搭建供需对接的平台,本次活动还专门举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秋消费季活动。线下活动通过在主会场设置“土特产”农产品、预制菜、养生花茶、优质白酒、中药制品、优质农资等100个展示区,为供需双方提供现场交易的平台;线上活动则通过在主会场一侧设置2个网络直播间,组织网络达人进行了现场直播带货。线下现场交易、线上互动频繁,买家与卖家无缝对接,交易火爆。

欢声笑语享丰趣

在喜庆丰收、交易互动的同时,当天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也为丰收节增添了很多欢声笑语。

“快跑!快跑!”“加油!加油!”主会场的舞台上,附近村民纷纷变身运动员,两人一组,每人抱起一个巨大的南瓜便展开了接力赛跑,一旁的观众纷纷呐喊助威,为胜出者欢呼。

“我和队友配合得好,险胜险胜!哈哈哈……”结束比赛后,夺得冠军的芦庙镇王楼村村民张广东高兴得合不拢嘴。

除了抱瓜接力赛以外,当天还举行了摘辣椒比赛和搬粮食比赛。“我在两分钟的比赛时间里摘了1.4公斤辣椒。”夺得摘辣椒冠军的袁小敏告诉记者,她家种了2亩辣椒,平时在家就经常干这活,这次比赛对附近村民来说都是“手到擒来”。图片由张延林拍摄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