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药都大地 结出现代农业硕果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35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粮食总产连续11年居全省第2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3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近年来,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喜人,前景可期。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皖北粮仓”,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多种粮种好粮的若干措施》,开展多种粮种好粮“十大行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落实“订单粮食”626.2万亩,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1位。2023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662万亩、单产488.5公斤、产量64.7亿斤,较2022年实现“三增”。其中,“皖垦麦22”亩产891.7公斤,创今年全省小麦最高单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7.1万亩、居全省第1位。涡阳县大豆高产点、蒙城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点获国家“金豆王”荣誉称号。

到2022年底,我市粮食总产已连续11年居全省第2位。2021年-2023年连续三年粮食生产被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我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供应基地,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称号,是全省首个粮食生产“吨粮市”、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全国优质小麦加工示范基地。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以“158”行动计划为抓手,实行“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模式,助力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35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84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50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71.8亿元、增长14.2%,产值、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金沙河、五得利等全国大型面粉、面业加工企业相继在亳投资生产。

项目是农业高效发展的助推器。我市不断加大招引力度,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线,瞄准农业头部企业开展上门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目前,全市在省政府“双招双引”调度平台共新增绿色食品项目133个、总投资346.1亿元。其中,新增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223.7亿元;新增开工项目36个、总投资66亿元;新增投产项目33个、总投资56.7亿元。

我市还大力发展“蔬果基地”、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高品质肉牛产业等,已成为全国设施蔬菜优势产区、全省首家“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及中原优质肉牛、肉羊、生猪优势区,各县区均为生猪调出大县。更为可喜的是,在全省2022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我市荣获第一等次。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