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成果最丰硕 国际化迈出新步伐——2023药博会盘点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0月6日,随着“千年药都 养生福地”——2023亳州康养旅游嘉年华系列活动的结束,2023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9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圆满落下帷幕。

四大“国字头”协会参与主办、首次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首次发布《RCEP国家中医药行业亳州共识》、举办全国首届中药材趁鲜切制大会……回望今年的药博会,规格层次高、“国际范”更足、活动更精彩、成果更丰硕,有力促进了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也给广大客商和市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9月8日,中国(亳州)—RCEP 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举行。(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经贸交流成果丰硕

今年的药博会,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药膳研究会等四大“国字头”协会参与主办。这在我市药博会举办史上尚属首次,规格、规模为历届之最。

经贸交流活动成果丰硕。9月8日举行的2023年亳州市投资环境说明会,邀请国内行业百强、上市公司、知名企业负责人和业界专家100余人参会;共促成7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473亿元,其中现场签约合作项目30个、总投资375亿元。

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大健康、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及精密电子器件等领域,其中,投资较大的项目有总投资50亿元的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庄子文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安徽安欣牧业公司肉羊全产业链项目。

展会,是药博会的重头戏。本届药博会,展会总展览面积首次超过了5.5万平方米,是历届以来布展面积最大、规模最大的一次。展会形式内容突出强调“特色、差异、创新”,总体布局分为两大核心9大特色展,是特色展最多的一届。

“今年的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超千家企业参展,为历届以来参展企业最多的一届。”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展企业收获颇丰。

亳州市铭科制药设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魏雪伟告诉记者,作为本地的一家药械企业,他们每年都会参加药博会,今年参展的效果很好,成交额达到了400多万元。

据悉,展会期间,约12万人次进馆参观,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会展现场交易额达8000余万元。

2023 年第五届中国(亳州)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开幕式现场。(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系列会展上的药膳展示。(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国际合作迈出新步伐

药博会期间,首次由亳州市政府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共同发起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这对推进中医药行业国际合作具有极大的示范引领意义。

“此次会议彰显了安徽省及亳州市扩大开放、抓住RCEP区域开放带来的新机遇及推进特色产业贸易投资合作的积极行动,充分体现了出席会议的各国以合作谋发展的意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说。

会议期间,首次由亳州市商务局与新加坡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泰国中医科学院、马来西亚中医总会、马来西亚中国医药保健食品商会、老挝传统医药保护协会等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实现了实质性推动多方贸易合作。

首次在药博会开幕式上发布的《RCEP国家中医药行业亳州共识》,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谋共赢,聚焦中医药产业合作,落实RCEP贸易规则,拓展贸易渠道,帮助更多亳州药企走向世界、更多境外资本来亳兴业,共同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当前,亳州正在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打造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的举办,《RCEP国家中医药行业亳州共识》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我市与RCEP国家之间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更好地促进我市中医药企业参与国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市中医药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快亳州药企“走出去”步伐,促进全市中医药外贸进出口更进一步。

产业发展拓展新赛道

9月8日,全国首届中药材产地加工大会暨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亳举行。这是本届药博会的又一大亮点,参会人数达1200余人,远超预期。活动中,我市首次创新增加现场抢购环节,26秒售罄300吨白芍,交易额达1700多万元。

大会期间,知名药企负责人、行业专家围绕趁鲜切制政策解读、道地药材品种产业化品牌化战略路径、趁鲜加工对质量影响等新技术与应用进行研讨交流。

在主题论坛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魏胜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郑志安、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副主任委员刘红卫等特邀行业专家围绕主题作了发言,为中药材趁鲜切制、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并为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招”。

市药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我市以国家支持中药材趁鲜加工为契机,依托我市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的优势,积极拓展产业发展新赛道,制定出台了中药材趁鲜切制扶持政策,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的深度融合,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这次大会在亳州举办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众多业内专家齐聚一堂,有利于推动趁鲜切制质量标准的制定,持续提升趁鲜切制中药材的质量和品质。”市药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亳州作为中华药都,将在趁鲜切制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完善趁鲜切制的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

亳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2023药博会以会促产、以产强会、以文兴业。首次在大会开幕式上由60位亳商代表庄严宣颂“亳商精神”,回望亳商创业艰辛历史,鼓舞亳商重道守信、开拓进取,积极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开幕式展演恢宏绽放,全方位融入亳州历史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元素,结合激光雕刻、3D全息投影、人屏互动等现代高端视觉技术手段,打造了一场震撼性强、文化味浓、共鸣声响的中医药文化盛宴。开幕式现场参与人数超过2800人,系2019年药博会市场化办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学术交流更加深入。在2023长三角中药产业发展论坛学术交流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段金廒、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作专题报告,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中医药文化交流更加专业化、精准化;华佗中医养生文化研讨会、五禽戏交流比赛大会等活动以华佗养生文化为内涵,深刻阐释华佗养身理论,创新弘扬发展华佗中医药文化。

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更好地传承中医药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