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防灾减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初步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今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强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根据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结合各成员单位职责的调整,对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防灾减灾指挥协调机制。在风险防范化解方面,我市制定了《自然灾害方面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责任清单》,对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地质及地震灾害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梳理,细化了工作措施,每月开展风险分析研判,及时调整防范重点,大力开展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在救灾物资储备方面,我市向市发改委下发了2023年市级救灾物资购置计划,拟增购近90万元的救灾物资。
此外,我市积极部署示范社区创建,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度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创建任务,筛选创建社区名单。5月初,印发了《关于亳州市2023年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推荐名单的报告》,向省应急管理厅上报26家创建社区名单。定期对各地创建工作进行调度,督促各社区补差补缺,完善创建资料。9月下旬,已向省应急管理厅上报社区创建资料,提交审核。
我市还积极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召开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在全国“两会”、国庆以及春秋防火等关键时期,下发森林防灭火工作提示函4份,督促各县区扎实开展宣传、隐患排查、物资储备等重点工作。部署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共排查登记16处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督促限期整改5处隐患,教育、劝阻上山祭祀人员等105人。
在宣传教育培训方面,我市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谋划投放防灾减灾视频、网络征文大赛、发送公益短信、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等8类宣传活动。按照市文明办的要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举办了14场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活动,向社区群众宣传各类防灾减灾知识。同时还举办了2023年全市县乡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班,对县乡两级110余名灾害信息员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