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需要文明的润泽。近年来,亳州高新区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风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紧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质增效,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改造升级完成后的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
擦亮药都“金字招牌”
作为中华药都,我市中药材贸易由来已久。目前,亳州高新区辖区坐落着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功能最全的两大中药材市场,分别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日上市药材品种达2800多种,年交易额逾500亿元。
10月11日一大早,热闹喧嚣的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内,药香四溢,人头攒动。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苏彪告诉记者,市场自2013年11月开业以来,经过1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入驻药企2000多家,摊位总量超8000个,承租药商近2万人,占全国同类市场交易总额近1/3,全国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中药材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求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
“作为亳州的城市名片和形象窗口,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狠抓任务落实,集中开展‘六大项’专项整治行动,营造浓厚创建氛围,进一步提升市场环境、经营秩序及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营造管理有序、环境整洁、和谐文明市场环境。”苏彪表示。
10月11日上午,作为属地管理方,第一社区管理中心也来到亳州中药材市场进行文明创建督导,“我们按照文明创建相关标准要求,对标对表,结合市场特点,设置了14个网格,实行分区域排查整治。下一步还将在市场内设置导购台、阅览室、母婴室等功能性服务台,力求让每一位来到市场的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国天峰告诉记者。
如今,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在高新区管委会、高新区文明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第一社区管理中心等各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履行市场主体责任,针对亳州药市开市、药博会等重大活动节点,全力以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14个包保责任区域,开展“六大项”专项整治行动,新建康美(亳州)华佗中医药文化展馆,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发布中心、党群服务驿站、药商职工之家改造的顺利完成,摊位号、样品号试点升级改造的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环境、经营秩序及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们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将围绕加快构建‘专业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智慧药市,打造中医药商贸流通平台标杆,全面助力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国际中药材市场‘桥头堡’建设。”苏彪表示。
“我们这里现有经营商家3000多户,经营品种2000多个。”10月11日上午,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香料市场与直播基地管理事业部副总经理苏玮玮指着面前的交易大厅告诉记者。
苏玮玮说,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于2019年开业,现已发展成为集N+50中药材上游资源平台、中药材现货电商平台、中药材大宗电子交易平台、3大线下展销市场、4大支撑服务体系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生态集群。
为了全力开展市场文明创建工作,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通过“氛围升级+宣传发力”两大举措,助力市场规范管理,共创市场文明未来。自今年4月份以来,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交易大厅全面升级改造,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展区及景观小品,包括党建引领区、亳州中医药文化知识区、亳州中医药特色展示区、中医药诗歌展示区、中医药标语展示区、景观休闲区等,旨在通过氛围提升满足药商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市场美观度,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苏玮玮表示,为了帮助市场更好地升级改造,高新区相关部门以及属地第二社区管理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交易中心的卫生、市场规范等内外部环境以及商户规范经营进行专项督查督办,遇到问题限时解决,确保商户在有序、规范、整洁的环境里经营。不定时地对商户进行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宣传,维护药商形象。还在市场进行了星级商户评比活动,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市场内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百合社区志愿者正在高铁南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扮靓城市“第一窗口”
10月11日上午,在高铁亳州南站,整洁干净的广场上美丽的芍花雕塑静立其中,偶有接送乘客的出租车贴心地把乘客的行李放好后即刻驾车匆匆离去,不多停留。旅客们下车后便依次步入候车大厅,一切都井然有序。
“广场更干净、更整洁了!”“佩戴‘红袖章’的执法人员和志愿者多了,出行环境变好了!”……来来往往的旅客诉说着车站环境的变化,禁不住为城市的“窗口”形象连连点赞。
“大哥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的吗?”与此同时,在车站忙碌的,还有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就是来自第四社区管理中心百合社区的“小红帽”志愿服务队。
“我们的志愿服务人员由社区干部和热心群众组成,目前基本保证每月至少在高铁亳州南站和亳州汽车南站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第四社区管理中心百合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贾瑞告诉记者。
贾瑞表示,为加大文明创建力度,作为属地管理方,百合社区在“两站”开展义务捡拾垃圾、帮助旅客搬运行李、为旅客指路、引导旅客按章行驶、遵守交通规则等。同时,社区还利用“两站”人员流动优势,在此开展文明旅游、反电诈等宣传活动。
高铁站和汽车站是城市的名片,更是城市文明的“第一窗口”,集中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坐落在亳州高新区内的高铁亳州南站和亳州汽车南站两大车站,在为高新区带来人气与活力的同时,也对综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亳州高新区高铁(汽车)南站综治办主任刘永全告诉记者,2021年,亳州高新区成立亳州高新区高铁(汽车)南站综治办公室,负责统筹公安、交通、城管在“两站”的工作,压实压紧各部门责任,建立“两站”长效联合执法,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最终达到综合整治的最佳效果。
刘永全表示,为了加大文明创建力度,连日来,“两站”综治办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迅速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营运经营行为,规范巡游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的运输经营行为等。今年以来,截止到8月底,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违反交通规则行为2700多起,查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3700多辆。查处出租车非法揽客、喊客行为93人,并督促其写下承诺书,罚款28人,行政拘留3人,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乘车环境。
“下一步,我们综治办将继续督促各职能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形成综合执法合力和整治常态,扮靓高铁亳州南站和亳州汽车南站的窗口形象。”刘永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