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白人”成村民身边“解忧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自从村里有了‘法律明白人’,没事就把大家聚在村里的法治小广场上给我们普法,让我们知道了有问题有矛盾就找法,千万不可冲动做事。”10月16日上午,涡阳县公吉寺镇公吉寺社区的法治广场上格外热闹,村民马同付在听到“法律明白人”讲解法律知识后,感慨万分。

马同付告诉记者,村里人有时会因为地边子之类的小事发生争吵,争吵过了还容易激化矛盾。现在“法律明白人”经常在村里讲法律知识、说法律案例,大家都能明白理解,遇到问题就通过“法律明白人”用法解决,邻里关系和谐多了。

公吉寺社区的张俊生原是镇上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做过20多年的调解工作,现在又做起了“法律明白人”,到村民身边服务。“乡村的矛盾多是宅基地、耕地纠纷和家庭纠纷等,因此,‘法律明白人’首先要自己学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然后才能有效地参与这些矛盾纠纷的化解。说实话,只要能说清法律规定,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大多数村民都很支持配合。”张俊生说。

最近,公吉寺社区的马同云老人找到了张俊生和龚长青,让他俩帮忙想想办法,怎么调解和邻居的宅基地纠纷,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很紧张。

随后,张俊生和龚长青把两家人叫到一起,先是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指出矛盾激化的后果,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两家人都接受了调解。在“法律明白人”的见证下,两家重新丈量了宅基地。

“作为乡村‘法律明白人’,遇事一定要多与双方沟通,把法讲明、把理说透,邻里之间的矛盾自然就化解了。”龚长青说。

公吉寺社区党委书记李兴安介绍,“法律明白人”依靠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向村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预防或减少了违法犯罪行为,在基层法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培养“法律明白人”是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16058名,1348个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实现村民小组全覆盖。

下一步,我市将针对法律服务新变化和新需求,并结合基层治理工作实际,进一步提高“法律明白人”运用法律知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能力,以法治赋能引领乡村治理,让法治精神在基层扎根。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