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肉牛饲养量已超18万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已有肉牛规模养殖场276个、同比增长46.4%,肉牛饲养量18.3万头、同比增长45.5%。

聚焦规划先行,优化区域布局。我市印发《亳州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实施“三七百”计划,到2025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30万头、2027年肉牛饲养量达70万头、2030年肉牛饲养量达100万头。聚焦良种繁育,扩大养殖规模。依托谯城区国家级和牛种公牛站,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牛等优良种公牛,打造优良肉牛基地。

聚焦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养殖。全市已建设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214个,培育秸秆产业化利用龙头企业27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7%,促进秸秆过腹增值。聚焦要素保障,强化政策支持。市级设立专项基金10亿元、市财政列支5000万元、蒙城县设立专项基金4亿元、利辛县设立专项基金2亿元支持产业项目建设。聚焦三产融合,提高肉牛产业效益。坚持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培育全产业链发展,推进肉牛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按照适度规模、集中育肥、定点屠宰、冷链运输、熟食加工、品牌上市等发展模式,奋力打造成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肉牛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