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9月7日,亳州晚报刊发了《接力扩散!为女烈士方世英寻亲》的新闻,为牺牲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的疑似涡阳籍女烈士方世英寻找亲人。日前,记者得到最新消息,方世英烈士籍贯为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已找到其侄子。
新闻发出后,记者和江苏、安徽等地的多名爱心志愿者,组成“方世英烈士寻亲小组”,通过多种方式为烈士寻亲。
日前,小组成员之一、知名烈士寻亲志愿者、利辛县纪王场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张乾三从枞阳县相关部门找到一张“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存根,存根上的烈士姓名为“方世(述)英”,牺牲地点为“连东县”,生前职别为“乡指导”,烈士籍贯为“长安乡”。查阅资料可知,阜宁县和当时的“连东县”行政区划有重合之处,而方世英烈士牺牲时正是“乡指导员”。通过进一步了解,铜陵市以及枞阳县没有关于“方世(述)英”烈士的更多资料。
史料记载,枞阳县“长安乡”这一历史行政区划,大约为现在的枞阳县枞阳镇老庄社区一带,张乾三联系到老庄社区干部王文丽,请其帮忙协助寻找。
经过多日走访,王文丽找到了一位叫方支忠的老人,老人表示听说过方世英烈士的事情,自己是烈士的远房侄子,烈士的哥哥方述才生前在湖北省武汉市工作,他的后人应该了解得更清楚。
记者辗转联系到方述才的儿子方中秋,老人明确表示方世英是其二姑:“父亲说过,我的二姑牺牲得很惨。”老人表示,其父母和姑姑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参加的革命工作,父亲是大教育家叶圣陶的学生。由于年代久远,烈士事迹他也知之甚少,需要从父亲遗留的资料中查找。
本报此前报道,方世英1940年跟随新四军队伍从皖北到江苏盐阜地区进行革命斗争,1943年被叛徒出卖,被日军杀害,牺牲时年仅21岁。
烈士的光辉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后来,当地人用烈士的名字建设了世英小学、世英桥、世英路以及方世英雕像等,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