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就是想出门走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是喜欢宅在家里的人,特别是周末,如果不是要出去散步,或是买菜,就很少出门。宅在家里最舒服,可以随意翻翻书,写点东西,侍弄阳台上的花草,站在窗前望望外面,看着天空发会儿呆,听听楼下的人声、窗外的鸟鸣,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是,有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想出门走走。好像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理由,也没有必须要去看的人、要去办的事,或是一定要去看的风景,只是想出门走走而已。

周末,午睡过后,人懒懒的,就坐在沙发上随意地翻着书。读了几页书,朝窗外望了望。楼下的银杏树已经长到了窗前的高度,叶子在午后的阳光里,绿意深沉。刚搬来时,从窗口望出去,还看不到那棵银杏树。才几年的时间,它长高了。偶尔有一两声鸟鸣从窗外传来,我听见了鸟叫声,却分辨不出是哪一种鸟儿在叫。事实上,我对大多数鸟的叫声都很陌生,能听出来声音的也只有少数的几种,那都是在乡下老家听惯了的,如布谷、董鸡、斑鸠之类。那一刻,我特别想出去走走,哪怕只是走下楼,在小区里的树荫下走走也好。树荫下,有细碎的光点在轻摇或跳跃;鸟鸣声从树上一粒粒地掉下来,清清脆脆;偶尔也会遇见从身边走过的老人和孩子,在路上跑动的小狗,或是蹲在路边的小猫,都很好。

深秋时节,天气还不冷,但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凉意了。上弦月在窗外一天天长大,渐趋圆满,好像自己的一些心事也在慢慢生长,渐趋于满。晚饭后,抬头看到窗外的月亮,便不想读书了,好想出门走走,于是,便独自走了出去,走进越来越亮的月光里。朝着公园的湖边走去。此时,湖心长堤上的行人已经很少了,这个时候出门的人,是不是都和我一样呢,或许他们都在月光下想着属于自己的心事。湖心堤上的月光一片清凉,一个人走在这样的月光下,能想些什么心事呢,大概只是想出门走走吧。

我很想拥有一座带个小院的房子,大概很多人都和我有差不多的想法。房子不需要太大,一厅一厨,一间卧室,一个书房就够了。院子也不要太大,可以栽几种树,一些喜欢的花草,一方十数平米的小鱼池,放得下一个小桌,几把椅子就行了。院子用矮墙或是绿篱隔开,围成一小方空间即可,不需要繁复精致的装饰。院子应该有一个小门,铁艺的、木质的、竹子做的,都可以。有了门,进出时,推开门,或是关上门的那一刻,便有了某种仪式感。在家里待久了,觉得无聊,推开家门,走进院子里,在树下转转,看看花草,逗逗游鱼,都不错。或是躺在椅子里,悠闲地看看蓝天白云。在院子里待得腻了,推开院门出去,沿着门前的路走走,不管是熟悉的路,还是往平时不太会去的陌生的路上走去,都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会觉得人放松了许多,可能只是想暂时摆脱眼前的某种厌倦感。这种感觉消失了,走得累了,还是会走回来,推开家门,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想出门走走,只是对自己暂时的一种放逐吧。

有时,就是想出门走走,想尽量走得远一点。十多年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想着出门走走,想去皖南的徽州走走。去徽州看古村落、民居,看牌坊、祠堂,看山水、村庄,也看沿途遇到的人和事,好像着迷了一样。那些年,我每年都要去两三次徽州,在不同的季节,看徽州的四季,看不同的徽州。所见所闻的很多东西,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但也遗忘了其中不少的细节。那些年里,出门去徽州走走,是我的心病,也是我要做的功课。我好像从中找到了一些什么,又好像丢掉了另外一些东西,自己也说不清楚。现在,我依然非常喜欢徽州,还会有去看看的冲动,兴趣丝毫没有减少。好像自己的心病没有被治愈,却陷入了另外一种情结难抑的循环里。

有时,真的就只是想出门走走,并无其他。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