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农耕为主的经济落后年代,枣树、槐树、榆树等许多树木,被人们称之为“救命树”,它们的花或者果实甚至树皮树叶,都被人们用来充饥或者治病。涡阳县义门镇李集村前徐营自然村,有一棵生长了约四百年的枣树,就是那个年代的见证。
关于前徐营自然村名的来历,据当地村民说,明朝时期,燕王朱棣征北途中,在涡河北岸驻扎休整,便有了前徐营、中徐营、后徐营。
村民王峰家在前徐营自然村最前面一排,离涡河仅有几十米的距离。这棵枣树,就生长在他家院子的东侧。历经岁月沧桑,老树的树干已经是“千疮百孔”,尤其是树根上面的部位,树皮开裂内卷,露出灰白的树干,形成许多树洞。“据老辈人说,这是李自成的部将刘芳亮的马啃的。”王峰表示,他从小听爷爷和村里的其他老人说,明朝末年,李自成派三路大军进攻北京,其部将刘芳亮率左路军进京,路过前徐营自然村,驻扎时将马儿拴在了这棵枣树上,马儿啃起了树皮,使这棵树的根部留下了疤痕。
关于这棵树的树龄,“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告诉过我,他的太爷爷曾说过这棵树有一二百年了。”王峰向记者介绍说,“如果真的在明朝就有了这棵树,那应该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王峰表示,他小的时候,枣树的树冠特别大,每到秋天,树上果实累累,有的枝条被坠弯垂到地上,能结出十多筐枣。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枝条间钻来钻去捉迷藏。“食物匮乏的年代,有枣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不光是给人们充饥,据说,这棵树的树皮也有着特殊的作用。“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牛,方圆三二十里,谁家的母牛不怀孕,牛的主人就到这里来刮枣树皮熬水饮牛,说来神奇,成年母牛喝过这棵树皮熬的水,总是很快就能怀孕。如今,虽然农民很少有人养牛了,但还是有人会来刮树皮熬水喝,据说对人的身体好。开始还会跟我们家人说一声,后来树皮被刮得越来越少,有人就趁我们不在家,偷偷来刮。”王峰说。
“人不在人眼下,树不在树底下。”枣树多年不再生长,周边其他树木不断长大,对枣树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眼看着这棵枣树生命力越来越弱,前几年,王峰把周边的树全部去除掉,并扩大了院子,阻挡来刮树皮的人们。如今,枣树焕发了新的生机,又开始结枣子了。
“这棵树护佑过我家多代人,就像我家一位依然在世的老人一样,我有责任保护好它,让它重焕生机。”王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