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补墒喝饱“蒙头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11月2日上午,在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农民李井文正在给小麦浇灌“蒙头水”,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去年小麦种下以后,没有及时浇水,今年的产量就受到了影响。”李井文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30亩小麦,最近一段时间没有下雨,他就抓紧时间浇灌“蒙头水”,一方面能够确保小麦出苗整齐,另一方面还能压实土壤,利于麦苗扎根,抗寒过冬。

小麦“蒙头水”是指小麦播种后萌芽前田间进行灌溉的统称。若土壤出现缺墒状况,小麦出苗困难,可采取浇灌“蒙头水”措施,力保小麦正常出苗。

同样在赵桥乡,种粮大户焦瑞今年则种了1000多亩小麦,早播的已经出苗,晚播的正在出苗。为了保证苗齐苗壮,对于表墒不足的田块,焦瑞提前着手,争取在天气降温前给麦田浇一遍水。

记者从市农技推广中心了解到,近半个月,我市多晴少雨,日照充足,气温偏高,土壤墒情流失较快。根据全市43个土壤监测点监测显示,全市总体墒情比较适宜,部分地块出现了土壤表墒不足,个别地块出现轻度或中度的表墒不足。

市农技专家提醒,当前小麦正处于苗期或出苗期,对于土壤表墒不足的,要及时浇水补墒。浇水适宜采用轻灌或者雾喷的形式,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小麦出苗。对于已经出苗的田块,有缺苗断垄的,要进行补苗或补种,确保苗齐苗匀。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