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伙伴对簿公堂 法官调解握手言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我们又不是赖账不还钱,你至于要起诉吗?”“那你为啥一直不还,我急等着用钱……”近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法庭调解室,淡淡的中药材香里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一起经济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该案的原告东先生在亳州市做中药材生意,2020年6月,他开始多次向被告安徽某生物科技公司供应中药材枸杞子,到2022年7月底结算的时候,安徽某生物科技公司欠其92000元货款未结。不过,对方出具了欠条,表示会尽快还款。

然而,到了约定的还款日期,该公司仍未还款。东先生多次催促,对方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无奈之下,今年8月底,东先生一纸诉状将该公司诉到法院。谯城区人民法院将该案委派给十九里法庭调解室进行调解。

为了深入了解双方的想法,实现“案结事了”,十九里法庭将双方当事人约到调解室,进行现场调解。

“现在公司资金确实有点紧张,所以没有及时还款。这也没有必要闹到法院吧。”安徽某生物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觉得东先生小题大做。

“你有你的难处,但也得考虑到人家的情况。给你供应中药材这都两三年了,人家也要用钱吧!”调解员付卫东对该负责人动之以情,晓之以法,“你有还款能力,就要依照合同规定的履行,不然会影响你们公司的信用,还可能会触犯拒执罪。”

同时,考虑到该公司经营的难处,东先生同意再给对方一段时间,约定还款的日期为2024年1月底。至此,双方握手言和。

“我们平均每个月要调解20余件涉中药材案件,调解成功率在70%左右。”十九里法庭庭长王帅说。

十九里法庭位于亳州高新区十九里镇,辖谯城区城父镇、高新区十九里镇及高新区部分辖区,人口约29万人。

根据本辖区内药企、药农、药商较多的特点,十九里法庭深入了解群众及企业的司法需求,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开展了“民法典进企业”“民法典进乡村”“法治第一课”进校园等普法宣传活动,同时积极选取涉及民间借贷、买卖合同、高价彩礼等典型案件在社区及乡村开展巡回审判,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此外,十九里法庭还联合镇政府、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单位部门成立调解室。根据不同案件的特点,制定调解方案,妥处“三农”纠纷,服务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