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晨到日暮,他们在路口守护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交警正在开展“晨暮行动”,守护出行安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眼下正值初冬时节,气候变化大,霜、雾、雨雪天气增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增大。我市交警部门根据秋冬季道路交通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强化高峰时段道路秩序管控,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在市区光明路上,一名骑着三轮车的老人在非机动车道逆行。

道路湿滑,电动车遇险

11月7日上午7点30分,正值市民出行早高峰,作为市区主干道的光明路和汤王大道行人和车辆明显增多,交通压力增大。在两个路段的交叉口,执勤交警和文明交通志愿者正在疏导交通,引导车辆和行人有序出行。

“地上湿滑,不要骑那么快。”在汤王大道自北向南方向,一名驾驶着电动自行车的男子见到前方绿灯即将结束,立刻加快车速想要通过斑马线,却不料因地面有水,车子出现打滑现象,险些失控摔倒,幸好执勤交警在一旁扶了一把。

记者看到,该男子的电动自行车后座上还坐着一名儿童,俩人都没有佩戴头盔。“秋冬季节雨雾天气多,地面湿滑,你们不仅没戴头盔车速还那么快,知道多危险吗?”面对交警的批评,男子不好意思的表示因孩子上学就快要迟到了,匆忙赶路时疏忽了交通安全,愿意接受交警的批评教育。

“抢了时间别丢了安全”

为确保交通参与者更安全的出行,在光明路和汤王大道的道路上都设置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设有护栏隔离,然而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偏偏要行驶在机动车道。

11月7日上午7点40分,在市区光明路上,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跟在机动车后面快速前行,行驶至路口时被交警拦停。“我知道这样不对,因为早上上班赶时间,就存在侥幸心理了。”还未等交警开口,该驾驶人就表示自己知道走机动车道是交通违法行为,对自身和他人都会带来交通隐患。

“早上出行大家都在赶时间,但是抢了时间别丢了安全。”面对该驾驶人的行为,执勤交警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对该驾驶人予以警告。

记者注意到,早高峰期间,仍有不少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乘车人没有佩戴安全头盔。

“你好,请靠边停车。”在汤王大道上,一名骑行电动自行车的女子被交警拦停。当交警询问其为何没有佩戴安全头盔时,女子从车筐里拿出一个头盔戴在头上,表示着急出门,且行驶距离比较近,就没有及时佩戴安全头盔。

“带了头盔却不佩戴,带头盔的意义在哪呢?头盔是为了保护你自身安全的,绝不是为了应付交警检查。”执勤交警向驾驶人介绍了佩戴头盔的作用,并让她观看了相关事故案例,让其了解佩戴头盔的重要性。

集中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市交警一大队汤王中队中队长刘振介绍,秋冬季向来是交通事故高发时节,除了天气影响外,一些事故也是人为因素导致,如路面湿滑车辆行驶速度过快,导致车辆侧翻。还有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为了御寒,喜欢反穿衣或者用挡风被,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骑车人的双手被束缚住,难以及时反应,因此容易引发事故。

刘振表示,为保障秋冬季节的道路交通安全,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和部署,交警部门将在各辖区人员密集、交通流量大的路口,开展“晨暮行动”暨第一波次精准查缉统一行动。针对城区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走机动车道、逆向行驶、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等易肇事肇祸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治理。

交警将通过警用大喇叭喊话、发放宣传单、播放交通安全提示广播录音,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让违法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让交通参与者自觉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

此外,考虑到“一早一晚”时段务农务工人员出行增多。我市交警部门还将聚焦公路客货运输突出风险和农村地区管理薄弱环节,紧盯“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从严查处超限超载、疲劳驾驶、超员载客、违法载人等严重违法行为,及时消除路面动态风险隐患,保障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