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单三毛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两年之后,这名患者病情复发,需要二次捐献。
2020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单三毛再一次挽起了袖子捐献淋巴细胞,给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次年,单三毛被评为“中国好人”。
成功挽救垂危病患
今年44岁的单三毛是亳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曾担任蒙城县坛城镇张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2011年5月,在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亳州工作站成立的第一天,单三毛就积极报名,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样本,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库。
2018年2月份,单三毛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33岁的急性骨髓系白血病女性初配成功。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再次配型,两个月之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这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捐献后,单三毛收到了患者寄来的感谢信:“恩人,真心谢谢您无私的爱心和奉献,重新让我拾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虽然彼此之间素不相识,但是看到字里行间真挚感人的话语,单三毛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积极奋战扶贫一线
完成首次捐献后,单三毛仅仅休息数天就赶往蒙城县坛城镇张圩村,投入扶贫工作。
张圩村共有19个自然庄25个村民组,总户数1440户,6883人,耕地12000余亩。2014年,张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368人,贫困发生率为5.35%。
面对压力,单三毛顶酷暑冒严寒,深入走访群众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宣传扶贫政策、精准识别贫困户、寻求帮扶资金、开办扶贫工厂,样样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
经过单三毛和扶贫工作队的努力,曾经贫困落后的张圩村村居面貌明显改善,村民广场设备齐全,硬化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贫困发生率降至0.058%。2019年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大关,2020年5月份被评为蒙城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快村”。
毫不迟疑二次捐献
正当单三毛和村干部们全力奋战脱贫攻坚、冲刺全面脱贫工作时,他又接到了红十字会的通知:曾经救助的那名患者病情复发,需要他捐献淋巴细胞。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单三毛,一听说是“救命”,依然二话没说,当即答应。
家里老人不同意,他就尽量瞒着;扶贫工作忙,自己想办法克服……这一切的一切只为给捐献做好准备。好在妻子非常支持他,给他做美食补充营养。
两年多的扶贫工作,让单三毛接触到许多因病致贫的村民,他深深体会到生命不是一个个体,还紧系着一个家庭的团圆和幸福。单三毛知道那名血液病患者是一名母亲,家中有两个年幼的孩子,更知道母亲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因此他愿意克服一切困难进行二次捐献。
“自己的捐献就意味着带给病人生命的希望,我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个素未谋面却有着特殊缘分的人。”单三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