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涡阳县高公镇黄祖庙村种植大户任涛的地里,挖薯机来回穿梭,一个个形态饱满的红薯脱土而出,工人们熟练地将红薯去泥、分拣、装箱、打包,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种植红薯150余亩,亩产达到7000多斤,非常不错。”任涛高兴地说。
任涛是高公镇有名的种植大户,常年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今年年初,在高公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任涛随同前往山东考察,实地观摩学习红薯种植经验,回来后,他实地勘察了地块,决定在黄祖庙村种植红薯。
眼下,任涛种植的红薯迎来了大丰收,因为红薯全部是订单销售,刚收上来就被商家买走。“我们采取订单式种植模式,从种到收都有技术跟踪,今年红薯的收购价格为每斤7毛多,一亩地收入也能达到4000多元,还是比较可观的。”任涛说。
任涛表示,他计划明年建设50亩育苗大棚及占地500亩的红薯种植产业基地,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自己有信心种好地,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高公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挖掘产业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构建红薯、蔬菜产业,今年,全镇共种植蔬菜1000余亩,试种植红薯500余亩,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高公镇镇长李运锋表示,下一步,高公镇将持续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高公特色的红薯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