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空中飞线” 刷新小区颜值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经过‘四网合一’,不仅‘空中飞线’没有了,而且可以选择安装的宽带数量由一个变为两个,以后上网更方便快捷了。”11月16日上午,家住谯城区汤陵街道灵津渡社区新华北路二区小区的居民刘艳民满意地说。

记者在新华北路二区小区9号楼1单元入口处看到,施工人员正在清理“四网合一”改造后遗留的通信线缆。改造后,4家运营商敷设的4条通信线路为1条线路,变4个箱体为1个箱体,并重新布线,从空中搬到了地下。

像蜘蛛网一般纵横交错的“空中飞线”是城市上空的“顽疾”,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今年5月份,谯城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汤陵街道灵津渡社区进行片区改造,曾经“盘旋”在人们头上的空中管线已经消失不见。

说起过去的“空中飞线”,居民们向记者吐槽起来。居民刘春玲说,一抬头就能看到“蜘蛛网”,各种管线互相缠绕、凌乱不堪,非常影响小区环境。

“在今年的片区改造过程中,估衣街、东寨外街、驴市街等道路的1.4千米弱电管线全部下地,五个小区完成‘四网合一’。”灵津渡社区党委书记朱海彬表示,“空中飞线”问题基本得到治理。

不仅如此,此次片区改造还安装了电瓶车充电桩,电线是从居民电表箱里引出来的,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款式。“以后楼上的居民充电再也不用拉线下来了。”刘春玲开心地说。

谯城区在对灵津渡社区改造时,还清淤下水道5.5千米,铺设沥青路面6000平方米,施划道路标线2000米,提升、更换、维修井盖400个,墙面出新11000平方米,维修脱落的外墙2500平方米,新增70盏太阳能路灯。

目前,灵津渡社区片区改造已经全部完成,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提升。“今后我们将加强对‘空中飞线’的管理力度,进一步营造‘洁净、有序、文明、美丽’的社区环境,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朱海彬表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