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青疃镇刘村驻村干部改造巷道16条,惠及4000多村民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 村民胶鞋“下岗”了
亳州新闻网讯 “以后卖玉米、小麦啥的,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心情出门了!”“以前,遇到下雨天,路上都是水和泥,骑车不安全,接送娃娃上学也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就没有这些麻烦事了。”11月21日,记者走在涡阳县青疃镇刘村,一条条崭新、平整的水泥巷道便映入眼帘,村民们边走在巷道上,边对该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周峰为大家改造巷道所带来生产生活上的便利,表示由衷的赞许。
据了解,刘村的巷道没有改造之前,都是泥水路,道路高低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出行不便,严重影响日常生产生活。
“自从家门口的巷道修好后,我的胶鞋就闲置起来了。”刘村村民于占祥笑着说,村里没有改造巷道之前,只要下雨,不穿胶鞋就没法出行。在外务工的孩子回家也要看天气,倘若赶上下雨天,路上都是泥,回家便要遭不少罪。“十一假期,孩子回来看到村里的巷道大变样,很是吃惊,也很高兴。”于占祥说。
来自淮北市濉溪县的王家康,一边回收该村村民的农作物,一边告诉记者,他之前来刘村收购农作物,都是晴天过来,由于巷道修成了水泥路,现在可以随时开车来这里回收村民的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非常方便!”
据周峰介绍,他来到刘村任职后,发现该村因巷道没有硬化,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就多次与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巷道改造事宜。此外,他还积极与市、县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补贴资金,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村通广播、走村入户讲解等方式,宣传巷道改造的重要性以及有关奖补政策,得到了广大村民的配合和支持。“目前刘村已改造巷道16条,共计1800米,惠及4478名村民。”周峰说。
在改造好刘村的大部分巷道后,周锋还帮助协调解决该镇魏圩村的主干道改造问题。他积极与市、县交通部门进行协调联系,终于使该条道路在今年10月份开始施工。
“非常感谢周队长对我们村的帮助,让我们村这条道路得以顺利修建。”魏圩村党委书记邱书玲说。
周峰表示,下一步,刘村还将陆续完成8条巷道和3条主干道的改造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进一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