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主办的202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峰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无感互认”改革入选数字政府领域“全国百佳创新案例”。
颁奖现场。亳州市人社局供图
同日,第三届数字政务发展年会在北京召开,亳州市“无感互认”改革入选“提升智慧服务能力典型示范案例”,亳州市人社局在主题论坛中作主旨发言。当天下午,全国数据共享线上交流会上,亳州市在分会场作典型发言,详细介绍了“无感互认”改革的相关情况。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亳州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主题教育与当前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坚持以学促干、务求实效,扎实推进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
针对个别部门数据不共享、群众跑腿多等问题,亳州市人社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梳理问题清单,以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为抓手,在全国首创“无感互认”改革,用“数据融合+共享复用”的数字化手段和“网格化+人性化”服务,破解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民生难题,全市130多万群众领取待遇实现“零跑腿”“无感知”。
作为2023年度亳州市深化改革突破点,“无感互认”改革探索将资格认证业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以信息比对为主、人脸识别为辅、人工服务兜底的一体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资格认证新模式。人社部门在数据资源、民政、公安、医疗保障等部门的配合下,牵头研发“无感互认”平台,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编辑认证算法,确定50条数据来源渠道,设定45项正向数据、5项反向数据,43项强认证数据、7项弱认证数据。
目前,“无感互认”平台已汇集26个部门、50个数据来源渠道,共计3836.98万条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群众出行、就医、养老院入住等信息,直接通过资格认证的人数达46.26万。对无法捕捉到生活轨迹信息的,采取人工服务兜底方式进行认证,既减轻基层负担,又确保发放精准。
此前,亳州“无感互认”改革经验做法先后入选中国互联网大会《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务特别推荐案例、《中国社会保障》社保经办服务重点案例,并作为业内社保经办服务指引予以全国推介。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记者:任雷 通讯员:刘景侠 柴涛
编发:亳州新闻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