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发放社会救助资金超16亿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困难群众,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我市已发放社会救助资金超16亿元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民政部门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通过兜底线、聚合力、强时效、搭平台、优服务和破梗阻等方式,推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共支出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61363.5万元,同比增长2.1%。

据了解,我市民政部门建立社会救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确定“十四五”期间城乡低保标准年增幅分别不低于7%、4.5%,特困供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完善医疗救助对象动态认定核查机制,做好分类资助参保和直接救助工作,对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将临时救助标准与低保标准挂钩,依据困难类型和程度给予低保标准的2-16倍救助,对于重大生活困难的,适当提高临时救助额度;大力推进“救急难”互助社建设,引导致富能人、经营大户、本土企业家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互助社建设;建立“望闻问切”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变“群众被动申请”为“政府主动发现”。

此外,我市还不断探索社会救助改革,在全省率先将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率先开展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改革;在全省首创特困人员丧葬补贴制度;在皖事通APP中开通“皖救一点通”亳州板块,实现社会救助“掌上办”“指尖办”。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