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道路、迁移线杆、重建公厕
市区白家巷走出“被遗忘的角落”
亳州新闻网讯 “巷子修得真漂亮,过去哪敢想这样的好事啊!”近日,在谯城区薛阁街道柳湖社区白家巷,居民付金芳看着家门口新修的水泥路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新修的水泥路。
新建的公共厕所。
白家巷位于柳湖社区西淌水沟片区,全长约150米,南头与人民公园相接,西侧是新修的人民路菜市场。按理说,这样优越的位置,居民的幸福感应该很高才对,但脏乱差的环境却让群众高兴不起来。
“几年前,西淌水沟片区进行过一次改造,由于白家巷紧邻即将建设的人民路菜市场,可能在被拆迁范围,所以没有纳入改造范围。结果,白家巷既没有被拆迁,也没有被改造,就这样‘剩下’了,成了没人管的地方。”一位居民表示。
从居民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出,改造前的白家巷水泥路面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水泥路与人民路菜市场之间还有一段泥土路,上面长满了杂草,垃圾和杂物随处可见,机动车想要进入巷子非常困难。“我们都是把车停到旁边的人民路上,然后走回家。”居民李红丽说。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居民迫切希望对白家巷进行提升改造。”柳湖社区党委书记胡继友告诉记者,社区积极向薛阁街道、谯城区相关部门反映,结合谯城区正在开展的老旧片区改造和文明创建工程,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
150米的白家巷共新建水泥路面1000平方米左右,在做到水泥路全覆盖的同时,与之前西淌水沟片区改造过的街巷实现“无缝衔接”。在改造过程中,柳湖社区与线杆产权单位协调,共迁改3根线杆,大大增加了路面宽度。
李红丽对此深有感触。过去她家门口的巷子转角处有一根供电线杆,人民路菜市场建设时将围墙后退了几十厘米,导致电线杆位于新路中间,显得很突兀。“在社区的帮助下,电线杆终于被迁到墙根的位置,路面明显变宽了,现在开车回家畅通无阻了。”李红丽高兴地说。
除了新修的水泥路,白家巷南头还建设了500平方米左右的小广场,能容纳十几辆机动车。广场中间原有一座简易公共厕所,由于建设小广场被拆掉。“我们这里都是老房子,很多居民家里都没有建厕所,大小便全靠这个公共厕所,没有厕所咋办?”付金芳说。
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施工单位在小广场西侧新建了一座新的公共厕所。“由于公厕的位置位于人民公园用地范围内,我们与相关单位多次沟通协调,终于征得他们的同意。”胡继友说,他们又与旁边的污水提升泵站管理单位协调,解决了公厕用电问题。
新的公共厕所不仅设施齐全,而且蹲位由之前的两个变成了四个,其中有一个是坐便。“新安装的坐便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真是太实用了,特别贴心。”付金芳开心地说,在这里生活了近60年,这次变化是最大的一次。
西淌水沟片区共有81户280多人,新公共厕所让大家的生活更方便了。“大家对白家巷的提升改造都非常满意,尤其是新公厕,更是点赞声一片。”公厕管理员付宣表示。